4月9日起,全市现场核酸采样登记方式调整为通过“随申办”中的“核酸码”进行,暂时无法申领“核酸码”的市民也可使用身份证进行登记。网络上有传言称,因使用身份证登记的市民信息不全,导致结果异常人员追溯困难。有传言还称,“昨天启用核酸码后发现数据不全,大部分信息没有住址和电话”“昨天做核酸检测的全部白做!”
这些情况是否属实?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咨询了上海市大数据中心。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网络上有人反映,核酸采样登记方式调整后,由于部分市民使用实体身份证登记,信息只采集到了名字和身份证号码,而没有采集到没有住址和联系电话,导致结果异常人员追溯困难。甚至有些“人户分离”的核酸结果异常人员被直接计入身份证住址所在地而非实际居住地的阳性人员。请问这一情况是否属实?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 按照新的核酸检测系统闭环处置的运行逻辑,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新的核酸检测系统闭环处置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市大数据中心:新系统上线以来,针对封控状态下市民核酸检测的闭环处置,主要是按照以下的流程:
在每次集中开展采样前,志愿者都会在手机端的app里输入核酸采样小区的地址。每一个小区的采样的位置信息,在对居民进行采样前就已经整体录入系统了。
输入小区地址后,志愿者会扫码匹配核酸采集样本的转运箱,然后再扫码匹配每个箱子里的样本管,最后再录入市民登记信息。因此,小区地址、样本箱、样本管、被采样人的身份信息,这四项信息是统一提交给系统的。
一旦有样本管结果异常,疾控人员会通过这些信息找到样本的转运箱,再读取这个样本采集所在的小区的地址。最后通过综合大数据下发到各区基层单位,找到混采阳性管涉及人员,形成闭环处置。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在采样过程中,被采样人的电话号码会被登记录入吗?
市大数据中心:由于“核酸码”是依托“随申办”实名用户的相关信息自动生成的,因此通过“核酸码”登记时,采集的个人信息是较为准确的。这当中就包含了市民的电话号码等信息,因为如果不登记电话号码,是无法注册并登录“随申办”的。
而通过身份证等其它方式登记信息的,我们在对采样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时也已明确要求,要录入被采样人的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