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规模接近10亿 其中学生网民最多
1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其中,我国学生网民占比最多,占比21.0%。
在中国近10亿网民中,其中手机网民达9.86亿,占网民整体的99.7%,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79.8%和55.9%,城乡差异正逐渐缩小。此外,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6.2小时,较2020年3月减少4.6小时。
仅三成网民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有收入但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网民占15.3%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月收入在2001-5000元的网民群体占比为32.7%,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为29.3%,有收入但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网民占15.3%。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
有孩子输入通缉犯身份证号就可以玩
目前,各地纷纷开启寒假模式,不少家长希望通过青少年防沉迷系统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长。但记者发现,这类系统实名制形同虚设,一个破解防沉迷系统的商品价值为60元,有孩子甚至在网上随便找一个通缉犯的信息,把其身份证号输进去就可以玩了。
进入“青少年模式”后,用户的使用时段、在线时长、服务功能等会受到限制,且只能访问青少年专属内容池。对次很多未成年人十分淡定:“时间到了先退出登录,再打开用游客模式玩,基本没什么限制。”一名中学生表示,很多游戏用游客模式可以玩1个半小时左右,等时间到了关掉再重新打开应用,又能玩1个半小时。
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平台重前期准入轻后期甄别。不少青少年表示,一些平台的准入很严格,必须刷脸,但之后就不会再查,很多青少年会找成年人帮忙。“有的找家长,很多是找爷爷奶奶,稀里糊涂就帮着刷脸认证了。有的会去网上花钱找成年人代实名。”一名初中生说。一位初中生告诉记者,在他常玩的一款游戏公告栏上,常常会有人发帖,请求别人有偿帮忙解除防沉迷系统,用谐音字就可以避开敏感词审查,花钱请人刷个脸,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再检查。
中国网民规模接近10亿 未成年和老年群体转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数据表示,网民增长的主体从青年群体向未成年和老年群体转化的趋势日趋明显。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已有近2.6亿“银发网民”(50岁以上),以及1.6亿20岁以下网民。新增网民中,20岁以下网民占比较该群体在网民整体中的占比高17.1个百分点;60岁以上网民占比较该群体在网民整体中的占比高11.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