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睢阳区的乡间公路上,一位40多岁、干部打扮模样的中年人,正驱车赶往城内的几家房地产公司,与这里的老板们谈谈西瓜销售问题。只见他快步走下车来,衬衣湿透、汗水满面,急切的对早已等候的老板们说:“你们都知道,种植西瓜是俺们村的老传统,今年西瓜丰收了,个大、皮薄、汁甜,你们都帮助瓜农们一把,也是为脱贫致富尽一份力。”熟悉的人说,联系卖西瓜的年青干部,就是商丘市委宣传部驻睢阳区冯桥镇安楼村第一书记裴磊。
商丘市委宣传部驻睢阳区冯桥镇安楼村第一书记裴磊
村民们看着他忙碌的身影,感动的说:“裴磊书记像这样的事儿,不知跑了多少回、吃过多少苦、找过多少人。他为了给村民们卖西瓜、增加经济收入,冒着酷暑赶到市里组织的消费扶贫展销会,卖出了几千斤西瓜,总体帮助销售了四万多斤。他这样操心费力,完全是为了俺们村民脱贫致富啊!”
“家”在村中,真驻村
“驻村不能当走读生,要‘家’在村中,真驻村,才能与村民们打成一片,顺利完成脱贫攻坚的战斗任务”。2017年5月,组织决定裴磊任睢阳区冯桥镇安楼村第一书记。他立刻意识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搞好驻村扶贫不能是做样子、走过场,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扎扎实实,取得成效。因此,裴磊按照组织的要求带上行李、日常生活用品,届时来到村里开展驻村工作。
睢阳区冯桥镇安楼村党群服务中心
万事开头难。裴磊为了尽快摸清村里的情况与村民们的思想状况,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多次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并就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提高脱贫质量、抓好党支部班子建设等方面,与村“两委”成员进行认真研究,制定举措,修改帮扶规划,统筹推进驻村帮扶工作。
在此期间,裴磊认真落实“5天4夜”工作日制度,把自己融入驻村生活之中去,70多岁的父母住在民权家里,也不能“常回家看看”。驻村的脱贫攻坚任务重时,他总是以村为家,爱人刘慧在市中心医院工作,孩子上高中,平时,裴磊都是让孩子住校。孩子理解父亲脱贫攻坚时不我待,自觉的刻苦学习,今年考入合肥工业大学。
“以村为家,建好家园”。裴磊驻村伊始,没有空调,只有一台嗡嗡作响的破电扇。为了完善好安楼村党群服务中心,他筹措资金5万余元,购置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资料柜、空调等,使党群服务中心换然一新,各项功能设置和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既能为党员和群众提供便捷、舒心的服务,也为裴磊驻村提供了“家”一样的场所。
“真驻村”,是裴磊为自己提出的一条不可逾越的硬性要求。平时,他总是忙于村里的日常扶贫工作,没有要紧事,从不离村外出。有时到市里、区里开会,也是匆匆忙忙赶回村里,别人曾劝他回家看看,他总是说贯彻会议精神要紧。
就这样,裴磊把村中当作“家”,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抓实政策理论学习,厘清发展思路,强化党员意识,加强教育管理,帮助提升基层组织工作能力;落实好“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监督制度,增强村党支部引领发展能力;定期听取村“两委”成员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改进提升的措施,补齐精准扶贫工作“短板”。他与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共商扶贫思路和对策,推动各项政策精准落地,帮扶成效日益显现,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心想村民,真帮扶
“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只有心里时刻想着村民,才能真正把帮扶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干出新成效”。裴磊所驻的安楼村,截至2019年底,全村21户41人实现脱贫。但是,他认为,要想很好巩固脱贫成果,只有摘帽不摘帮扶、持续发力落实帮扶责任,才能够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必须顶上来”。裴磊在脱贫攻坚中结合党员服务承诺,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评星定格等活动,组织村“两委”成员通过“一帮一、多帮一”的方式,为发展能力弱的贫困户制定发展计划、监督计划落实,并作为一项长期制度执行。村党支部还推行党内关爱机制,逢年过节,支部一班人带着党的温暖到困难党员和部分贫困群众家中慰问,送去大米、油面等生活用品,进一步激发了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经常‘回头看’,工作持续干”。裴磊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经常开展高质量脱贫攻坚“回头看”。筛查排摸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清零,做好贫困人口精准退出、精准帮扶工作;参与拟订脱贫计划规划,通过实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落实社会保障兜底等措施,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利用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先期建设8个高标准果蔬大棚,成立新型经营主体并引导村“两委”成员进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吸引农村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建设扶贫车间,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帮助部分贫困家庭获得长效稳定收入;组织各爱心企业、各界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到安楼村为贫困群众奉献爱心,累计捐款捐物达20余万元。
发挥职能优势,助力脱贫攻坚。裴磊原在市委宣传部门工作,他联系本单位采取宣传画、微电影、小戏小品、大喇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并大力宣讲党的扶贫惠民政策,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脱贫光荣的意识;他倡导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群众组织,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秩序,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他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评选活动,成立孝善基金理事会,加强孝善教育组织;他提议开展首届农民运动会,举行“迎国庆·感党恩”升国旗仪式、商丘市“四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他带领该村干部群众开展疫情防控,组建党员先锋队、防疫志愿服务团队,通过村头大喇叭、宣传车、横幅、派发宣传资料和张贴通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科学预防。裴磊心里时刻想着群众、对贫困群众无私奉献、真心帮扶,干出了一批令人赞叹的好事实事,使当地村民的思想观念与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形成群众积极参与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良好局面,脱贫户们过上了美好的新生活。
身体力行,真实干
3年多来,裴磊为尽快改变贫困村的落后面貌,身体力行,真抓实干,做出了显著成绩,得到该村干部和广大村民的普遍赞扬。
他积极参与协调和争取各项资金近2000万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他先后实施全村安全饮水提升工程、农电网改造工程等,硬化村级道路15公里,修建排水设施2000米;新建5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高标准的文化广场、卫生室等,配备文体器材,安装路灯210余盏,绘制5000余平方米文化墙,建设了1850平方米扶贫车间;协调资金300万元改造扩建安楼小学;协调抓好村庄绿化美化、废坑塘改造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立了一支10余人的保洁员队伍,村庄环境整洁有序,生态宜居。去年,全市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到该楼村进行实地观摩,受到与会领导同志的一致好评。
脱贫致富,真快乐
农闲时间,裴磊有时候也在村中漫步,欣赏自己挥洒汗水换来的新的变化、劳动成果。
驻村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却快乐。他看着500平方米宽广漂亮的村室,遥想起昔日那7亩坑塘的荒凉景象;他走到村里小学门前,看到新盖的3层12间教学楼,回想起自己协调300万元资金跑项目时的艰辛;他走到新建成45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想到自己带领村干部们垫平垃圾坑、建成文化活动广场的艰难历程;他走到建起的高标准温室大棚前,自己引进在37岁在外打工的王玉广返乡创业,鼓励其到山东寿光学习、搞无毒蔬菜栽培的情景历历在目;他走在村中宽阔平坦的道路上,想起俭省节约用第一书记专项资金,拆除违建、修补路面、修建下水道、改造休闲娱乐场所时流下的汗水;他来到自己争取125万元资金建起185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看到务工的贫困人员们正在紧张的加工清洁布、毛巾等厨房用品,似乎感觉到脱贫致富的村民们因勤劳而鼓起了腰包,他从心眼里感到高兴,舒心的笑了。
张丙福
“裴书记,天气闷热,你歇息一会儿,喝口水吧!”贫困村民张丙富,看见走过门口的裴磊,热情的打着招呼。张丙富是裴磊因户施策致使脱贫致富的典型。他给张丙福的妻子安排了月薪600元的清洁工岗位,并给其大儿子张振振介绍到广州海洋部门工作,现己学习结业即将从事船上工作,月收入7、8千元,张丙富家里还养了10多只羊、30多只鸡与鹅,很快能使全家脱贫致富。贫困户宋玉红,因丈夫外出打工时出事故去世而致贫。裴磊帮助其申请了月薪884元的公益岗位,又为其3个未成年的孩子通过教育扶贫免除学费,现在,全家4口都办了A级低保,小额信贷1万元每年分红800元,到户增收每年分红960元,达到了脱贫致富的标准。
宋玉红
裴磊驻村后干的事情让村民们永远铭记。过去安楼村的7个自然村里只有2个自然村用的是动力电,5个自然村用的是农电,农忙时间频繁跳闸,影响村民正常生活,电网改造后,用电方便了,供电能力大步提升;过去村里都是泥水路,汽车都出不来,现在新修的水泥路村村通、户户通,道路平了,路灯明了,买汽车、翻修房子的村民也多了;过去村里饮用水质差,水烧开后上面有一层浮碱,他驻村后从冯桥镇架设管道,引进自来水,让户户都吃上了放心水,并且年年对水质的情况进行检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喜日子。这一年,裴磊所驻的安楼村也可谓是双喜临门。全村24户贫困户49人,全部脱贫致富。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村里举行升国旗仪。裴磊开心的笑了,眼睛里直笑出泪花儿……(文:李军祥 图:赵香华视频:李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