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过去2年抗疫为每人增寿10天】
5月14日,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召开,清华大学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李稻葵在会中发表演讲。
当前的国际形势极其复杂,国内的风险挑战也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下,应对好挑战最重要的是办好自己的事情、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
国内怎么做好自己?李稻葵认为当下就是要好好地控制疫情,结合本人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解,做一点深入的分析。“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非常好的一个测度是人均寿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之一是提高老百姓的平均寿命。
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非常骄傲的,中国人的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今天的77岁,过去30年,每年提高了99天,“我们每一个中国百姓过生日的时候要记住,过完这个生日,虽然按照一般来讲是年长了一点,离最终的生命终点接近了,但实际上,我们的经济发展让你延缓了99天的寿命!”李稻葵分享称,并表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和世界银行的数据都显示如此。
李稻葵认为,以平均寿命这个测度来看过去两年的抗疫是有成绩的,过去两年的抗疫帮助挽救了多少生命?这个话题各有各的说法,姑且把美国的数据中死于新冠疫情的数量乘以四:假如中国没有做好防疫工作,过去两年会有400万生命的损失。每一个失去的生命的挽回,相当于让每个人多增加了10天的寿命。过去两年伟大胜利,为每一个百姓的平均寿命延长了十天,平均每年5天。
复旦大学在自然子刊上面说,如果抗疫做不好,不坚持严格的抗疫可能会丧失155万的生命,这155万生命大部分可能是中老年人,把这个算下来摊到每一个人,则平均寿命减少了4天。
李稻葵分析,中国做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部分原因是有在提高公共卫生投入、有科技进步、有提高安全教育水平、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原因,但还有根本的一条是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高是提升我们的健康水平,增加人均寿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生活水平提高包括什么?包括有时间健身,包括家里按了空调,夏天可以休息好、冬天有暖气。李稻葵引用数据称,过去的30年或者20年平均人均消费如果上升或者下降一个百分点,带来多少天的人均寿命的上升或者下降呢?答案是十天。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就是延长平均寿命,1%的人均消费增长能提高每年10天的生命,十天相当于通过抗疫挽救了400万的生命。
中央和国家要求全社会做到严格抗疫,实际是在两个战场,一个是一定要保住疫情不要扩散,它的第一个直接的目标就是减少生命的损失。保证疫情不扩散是争取时间、买时间。因为最危险的、容易感染的是中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每一个配合防疫的人是争取时间控制疫情的发展,争取时间给爷爷奶奶、年长的父亲、母亲,给他们创造条件,劝他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打疫苗,建立相应的针对老年人医疗体系,同时等待特效药,等待更好的疫苗。防疫打的是时间仗,时间很宝贵。李稻葵呼吁相关的医疗部门把老年人,把有身体基础病的人放在首位,大家一起争取时间给他们筑牢防护线。
第二个是保经济。此时此刻很多的工厂不能完全复工,复工的不能完全复产,东南亚的领导人有意把中国的生产线吸引到他们的国家去,中国不能自毁长城,只忙着减少感染,把产业链忘记了。保护产业链就是保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
如果能够保住生产线,保住产业链,把未来潜在的GDP增长速度保住0.1%,对未来每一年的增长能够多增加0.1%,由于消费跟整个经济基本同步的,则人均消费每年增加0.1%,折算成寿命是能够增加6天。
所以,保生产线、保产业链非常重要,不能只盯今天也要看明天,明天的收入也很重要;不能只看到今天保住的生命,还要保住未来的健康、生命,所以产业链一定要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