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100万户居民,竟有38万购房户办不了房产证。3月30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大型政论专题片《扫黑除恶——为了国泰民安》第五集《督导利剑》中,披露了呼和浩特市房地产领域多年存在的顽疾,揭开了该领域存在的黑恶势力及其背后的“保护伞”的真面目。
“中国西部最大商业综合体”成为烂尾楼
这是一部号称“中国西部最大商业综合体”的楼盘广告,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个城市都曾铺天盖地循环播放过。百亿投资、明星代言,“出租十年就能收回本金”,这样诱人的宣传让很多人掏干积蓄争相买房。
然而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个占地面积上千亩的项目就变成了烂尾楼。随之而来的是3000多名买房人,被套其中、血本无归。
受害人 于红丽:真的崩溃,觉得天塌了那种样子,什么都没有了,真的就什么都没有了。
一手挖下这个大坑的人,叫王利明,内蒙古明泽集团实际控制人。对外,他是身家数十亿的房地产商人,实际上,他操弄的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公司开发的几个楼盘早已抵押给了第三方公司,拿着一纸购房协议的业主,攥在手里的真的只是一张纸。
被王利明坑得无房可住的,还有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被暴力逼迁的数百户居民。一些拒签不平等协议的住户,遭到了王利明涉黑组织成员的非法强拆,断水断电和威胁恐吓。
受害人 刘美玲:正好那天变天,真冷呢,连住处都没有,我真无助。
彻查涉黑组织大肆圈地背后的“保护伞”
多年来,受害者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反映问题,却始终没有任何说法。
2019年5月底,中央扫黑除恶第15督导组进驻内蒙古,群众多年控诉,多年无果的案件,正是督导组紧盯必办的重点目标。
中央扫黑除恶第15督导组成员 孙中平:王利明他依靠的谁,他找的谁,谁给他在“打伞”,所以说我们考虑就说首先大的房地产(领域扫黑)必须从他这开刀,从这个地方要撕开口子。
王利明涉黑组织能够大肆圈地,除了暴力造势,必然有权力撑腰。在中央扫黑除恶第15督导组的强力推动下,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和公安机关同步对王利明案进行了深挖追查。督导组进驻仅半个月,王利明及其涉黑组织多名骨干成员先后被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纪委监委对涉及王利明案的41名公职人员进行了立案调查。当年力推内蒙古大商城等项目落地的地方主官白云、赛青克等5名厅局级干部被采取留置措施。
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第八审查调查室副主任 范志彦:当时(主管领导)的这个监管思路,就是边开工,边建设,边办手续。一旦这种监管模式与这种不法商人、不法的开发商结合起来,它就极易滋生房地产乱象,甚至产生黑恶势力。
全市近四成购房户办不了房产证
针对督导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研究提出对策,推动各地、各行业主管部门边督边改,是中央督导的中心目标。王利明案虽然只是个案,但案件暴露出来的多个房地产项目未批先建、未批先售,监管缺失等乱象却是呼和浩特市多年存在的顽疾。督导组调查发现,因为房产手续不齐全等原因,全市100万户居民,竟有38万购房户办不了房产证。
中央扫黑除恶第15督导组成员 孙中平:我们就是要真正理解中央为什么发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所以说从大局出发,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不管前面谁定的政策,只要不符合人民的利益,都视为无效的政策。那么重新制定方案,重新出台政策,把前边积压的这么一个事就彻底来解决它。
成立专项工作小组 集中整治房地产遗留问题
呼和浩特市成立了由市长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工作小组,集中整治房地产遗留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房地产遗留办办公室主任 朱朝峰:中央督导组过来以后呢,就形成了一种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的一种工作机制,使我们这种在一线参与这项工作的人们,感觉到使命重大,必须全力以赴。
2019年11月,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时隔半年之后再赴内蒙古开展“回头看”,呼和浩特市已累计解决“入住难”“回迁难”“办证难”问题600多个,涉及居民住房34万多套。新改建的不动产登记大厅,加班加点为市民们办理不动产登记。
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成员 丁后盾:我们督导首要是督促问题解决,督导期间发现的重点问题和线索,逐项逐案建立问题台账,延伸督导,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全程跟踪问效,挂账销号,闭环管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黄品超
流程编辑: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