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围绕企业、群众需求,聚焦破坏和影响营商环境中出现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强化监督执纪,倒逼职能部门改进工作作风,真真实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2021年3月24日,河南省开封市杞县纪委监委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问题交办会上,对该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2021年以来,杞县纪委监委以开封“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作风建设年”为指导,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在全县集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治理“清风行动”,为促进全县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和作风保障。
开展营商环境问题“大起底”。该县纪委监委切实制订《关于大力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治理“清风行动”实施方案》,组织80余个涉企单位围绕工作作风、市场环境、服务环境、执法环境、法治保障、政商环境6个方面集中开展营商环境问题“大起底”,重点筛选2019年以来53个接受第三方评估单位,涉及7大类50余项导致营商环境不优的突出问题,逐一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在该县召开的全县优化营商环境问题集中交办会议上,现场交办杞县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问题整改交办单77份,到会的46个单位一把手进行限期整改表态发言,对全县14个单位审批逾期件予以红牌警告,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
推动营商环境评议“动真格”。该县按照“请群众参与、由群众监督、让群众评议”原则,每月集中开展一次行风评议活动,评议采取现场评议、网络评议、走访调查等形式,对全县53个县直单位以及96个重点科室(岗位、二级机构)进行综合评议,对评议结果排名前十位的重点科室(岗位、二级机构)予以通报表扬,对排名后三位的岗位负责人,由杞县纪委监委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建议进行组织调整,对分管领导给予通报批评,责令写出深刻检查,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目的。2021年以来,先后组织企业专项座谈会议3次,开展行风评议两次,印发杞县营商环境调查问卷1500余份,下发问题整改建议书33份、整改问题126个,对14个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单位进行通报。
上紧营商环境检查“安全阀”。为规范执法行政部门涉企检查行为,该县纪委监委组织制订了《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要求各行政执法机关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检查,须制订年度行政执法检查计划,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事项和公共卫生等突发应急事件,以及投诉举报、上级交办等情形外,各行政执法机关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要向杞县政府营商办、县纪委监委党风政府监督室提前报告,未报告的不得擅自开展。凡违反规定私自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的,一律按照杞县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九个一律”,严肃处理。
开通营商环境问题处置“直通车”。该县建立和完善县、乡(街道)、村(社区)三级信访举报网络和“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监督平台,开辟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直通车”,对涉及的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优先受理、优先研究、优先办理、优先处置、优先反馈。对重点问题线索,采取交办、督办或直接办理、提级办理、异地交叉办理等方式进行强化追责问责。
据了解,2021年以来,杞县纪委监委先后查处损害营商环境案件5起,党纪政务处分两人,对杞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杞县城管局综合执法大队两起典型案件进行通报曝光,形成了强大的震慑效应,对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孟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