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强国怎样建?这份白皮书勾勒出新图景-今日热榜-资讯-三龙汇之窗网
推广 热搜: 广州  深圳  SEO  贷款  医院  用户体验  机器人  网站建设    摩托车 

航天强国怎样建?这份白皮书勾勒出新图景

   日期:2022-02-03 01:39:06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三龙汇之窗网    浏览:186    
核心提示: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 题:航天强国怎样建?这份白皮书勾勒出新图景新华社记者胡喆、宋晨、张泉过去五年,中国航天在奔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上都取得了哪些重要突破?未来五年,以重大工程为牵引,提升航天科技创新效能,中国航天还有哪些新目标?2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我国第五部航天白皮书——《20"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 题:航天强国怎样建?这份白皮书勾勒出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胡喆、宋晨、张泉

过去五年,中国航天在奔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上都取得了哪些重要突破?未来五年,以重大工程为牵引,提升航天科技创新效能,中国航天还有哪些新目标?

2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我国第五部航天白皮书——《2021中国的航天》,以建设航天强国为主线,介绍2016年以来中国航天活动主要进展、未来五年主要任务,进一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

加速创新发展 航天重大工程亮点纷呈

过去五年,中国航天加速创新发展。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介绍,以长征五号为代表的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陆续投入使用,商业运载火箭不断涌现,形成陆地、海上多样化的发射能力,2016年以来,截至2021年12月,共实施207次发射,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96.7%。

此外,我国航天重大工程也亮点纷呈。中国空间站建造全面实施,6名航天员先后进驻,开启了有人长期驻留时代。探月工程“绕、落、回”圆满收官,嫦娥四号首次着陆月背巡视探测,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月壤。天问一号实现中国航天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印迹。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形成体系能力。

在农村及边远地区,通信卫星为1.4亿多户家庭开通直播电视,提供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农村电商等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大众出行、智慧物流、远洋运输、精准农业等领域,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为物资运输、人员流动提供精准定位导航;面对气象预报、国土规划、生态保护、海洋经济、灾害应急等多样化需求,遥感卫星影像累计分发超亿景……

“目前,我国在轨工作的各类卫星超过500颗,航天技术与服务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支撑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建设等发挥重要作用。”吴艳华说。

推进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中国航天还有这些大事

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实施探月工程四期,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研制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吴艳华表示,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将遵循创新引领、协同高效、和平发展、合作共享的原则,锚定航天强国建设目标,以航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全面发展,持续提升科学认知、自由进出、高效利用、有效治理太空的全面能力。

一是推进已有重大工程收官。包括发射“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维护北斗系统稳定运行并推动产业化应用。

二是实施新的重大工程。包括实施探月工程四期,研制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探测器,实施月球极区环境与资源勘探、月球极区采样返回等任务。实施行星探测工程,开展小行星的绕飞探测、附着和取样返回。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夯实载人探索开发地月空间基础。

三是完善进出空间能力。包括推动运载火箭型谱发展,研制发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加快推动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研制。持续开展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和演示验证。

四是不断完善空间基础设施。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实施基础上,推动遥感、通信、导航卫星融合技术发展,加快提升泛在通联、精准时空、全维感知的空间信息服务能力。

五是统筹规划空间科学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持续开展空间科学领域的前瞻探索和基础研究,验证提升在轨服务与维护、近地小行星监测防护等先进技术。

投入产出比可达“1:10” 航天将进一步走进千家万户

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发展航天技术既要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的跨越发展,又要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国家对航天发展高度重视,发展航天技术投入较高,但航天应用的溢出效益很大。据初步统计,可达到1:10的投入产出比。航天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产业发展巨大变革,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拉动作用明显。”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赵坚说。

此外,白皮书还指出,要研究制定商业航天发展指导意见,促进商业航天快速发展。近日,由我国民营航天企业银河航天研制的6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已从其自主建设的卫星研发产线下线,完成出厂评审,运抵发射场,将于2022年一季度择机发射。

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张世杰认为:“卫星数量的增加、平台的丰富、性能的提升以及卫星制造的商业化、低成本化,不断丰富着卫星的应用场景。”

目前,航天应用已广泛用于国土资源、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衍生出的新技术应用也进入千家万户,老百姓也切身体会到航天科技创造的美好生活。

“建设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数字中国,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航天将积极支撑服务国家战略,不断提升发展效益效能。”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说。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三龙汇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b2b.shop.wlchinajn.com/news/slh643042.html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处理与建议邮箱:slhz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