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美元基建法案能否扭转美国经济颓势?-今日热榜-资讯-三龙汇之窗网
推广 热搜: 广州  深圳  SEO  贷款  医院  用户体验  机器人  网站建设    摩托车 

万亿美元基建法案能否扭转美国经济颓势?

   日期:2021-11-20 02:08:43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三龙汇之窗网    浏览:46    
核心提示:万亿美元基建法案能否扭转美国经济颓势?

美国时间11月15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南草坪,举行了盛大签字仪式,签署了总额为1.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法案,其中包括5500亿美元新支出。拜登在法案签字仪式上表示,这是“蓝领版的重建美国蓝图”,将对美国道路、桥梁、铁路和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投资,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缓解供应链瓶颈。他想告诉美国人,“美国正再次动起来,你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好”。

根据法案内容,联邦政府将拨款1100亿美元用于修建道路和桥梁,660亿美元修建铁路,390亿美元建设公共交通,650亿美元建设高速互联网,730亿美元更新和扩大电网,550亿美元用于饮用水管道更新项目。此外,该法案还留出500亿美元用于加强相关基础设施,以应对气候变化和网络攻击。

万亿美元基建法案的通过,可以说是实现了自奥巴马执政以来,几届美国总统的“基建梦”。然而,鉴于美国政府当前天文数字般的巨额债务,以及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新基建法案对美国经济是福是祸,还真不好说。

首先,新基建投资将进一步加剧联邦政府债务危机。受新冠疫情影响,去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已经通过了总额近6万亿美元(包括特朗普总统通过的4万亿美元及拜登政府通过的1.9万亿美元)的疫情救济和经济刺激方案,导致联邦政府债台高筑。截至今年8月份,美国联邦债务已经突破28.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民主共和两党被迫紧急磋商,延缓联邦债务危机,将债务上限暂时提高4800亿美元。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基建法案超过5500亿美元的新拨款,可能在未来10年内增加约2560亿美元的联邦预算赤字,推高联邦债务。

其次,政府开闸放水,还将进一步加剧美国通货膨胀风险。由于美国政府主要靠开闸放水、滥发钞票应对疫情对经济及民众生活影响,导致今年以来美国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屡创新高。美国劳工部11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2%,为1990年以来的新高。住房、家具、日用品、租借、医疗等生活费用普遍上涨,特别是汽油价格更是飙升了近50%。物价和通胀速度明显超过了人们收入水平。数据显示,除去通胀后,美国民众10月份实际周薪同比下跌了1.6%,且连续7个月出现下跌。基建投资,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风险。

最后,万亿美元基建投资对美国基建缺口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对经济刺激作用有限。一方面,美国政府几轮刺激和救济措施,极大推高了美国通货膨胀,增加了联邦政府债务风险;但另一方面,即便是高达万亿美元的基建投资,对于美国的国内基建投资缺口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据美国民用工程师协会(ASCE)今年年初的评估,美国基建投资需求高达13万亿美元,其中投资缺口约5.6万亿美元。即便加上拜登政府的1.2万亿美元投资(其中新投资仅为5500亿美元),美国基建投资缺口依然高达5万亿美元左右。在经济受到疫情、联邦债务和通胀的三重拖累下,万亿美元的基建投资对提振美国经济增长作用十分有限。

除了万亿美元基建法案,拜登和民主党国会议员还在磨刀霍霍,打算通过总额为1.75万亿美元的“重建更好未来”法案。众议院民主党议员打算最快在当地时间11月18日投票表决该法案。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当下,拜登政府依然计划推动大幅增加社会福利开支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建更好未来”法案,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为了“理想信念”和明年的中期选举,他们也是拼了。只不过,这样做只会进一步将美国联邦债务逼近“悬崖”边缘,甚至可能诱发新一轮经济危机

韦宗友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三龙汇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b2b.shop.wlchinajn.com/news/slh497310.html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处理与建议邮箱:slhz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