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精神之钙,为着群众越来越好的生活-今日热榜-资讯-三龙汇之窗网
推广 热搜: 广州  深圳  SEO  贷款  医院  用户体验  机器人  网站建设    摩托车 

补足精神之钙,为着群众越来越好的生活

   日期:2021-01-14 15:34: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三龙汇之窗网    浏览:46    
核心提示:补足精神之钙,为着群众越来越好的生活

讲述人:河南省辉县市冀屯镇党委书记赵化录

地处太行山脚下的河南省辉县市冀屯镇,在20多年前,还是农业大乡、工业穷乡,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有的群众穷得连房子都盖不起。22年前,组织派我到这里担任党委书记。

一边是落后的面貌,一边是期盼的眼神,如何打开局面、赶超发展?那天夜晚,我辗转难眠,思绪万千。要说难,过去,原辉县县委郑永和老书记在山沟沟里治山治水治虫难不难?但正是有了“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这么一股精神,群众有了地种、有了水吃。几十公里外的新乡县刘庄村只有1.5平方公里,为啥能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同是太行山地区,吴金印同志为啥能坚守乡镇几十年,换来一方发展?

以他们为代表的基层党员干部,形成了新乡先进群体的精神和文化,这也是我们身边的精神“钙源”,可信、可学、管用。这些年我以他们为榜样,和当地党员干部一起,团结带领群众一起走上致富路。

几年前,在进村入户走访中,我发现有群众搞食用菌大棚,一棚平菇一年能挣七八千元,我觉得这是个致富好门路。刚开始,虽再三发动,但群众怕赔钱,没人干。怎么办?我就发动党员干部带头,范屯村党支部书记石宝贵领着13名党员,建起了15座双孢菇大棚,一棚能出一万五千斤,一斤能卖3.5元,一座棚净挣3万多元。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镇里掀起了建棚高潮,很快达到1万多座,实现了户均1座棚。随后,我们又引进了龙头企业,走产业化道路。全镇相继引来企业20家,2019年财政收入突破1.55亿元,人均纯收入超过两万元。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近年来,一方面,我们建平台、筑阵地,建起了新时代文明站所、志愿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三级平台,随时随地服务群众;另一方面,成立党员红色宣传队,每周六近百名队员自编自演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传递党的好声音,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红色文化。针对乡镇干部、村级党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家庭等群体,新乡全市创新推出“红分”积分管理制度,制定了300多项细则。做一件好事,就得到相应积分,积分生成“红分”,“红分”是有价值的,可以网上购物,也可以线下兑换服务。

这种做法,得到群众好评。群众纷纷说,有了“红分”,整个人都变精神了,干啥都有劲儿。现在,无论是镇社区,还是农村,乱扔垃圾的少了,环境美了,读书看报的多了,邻里矛盾少了,文明风气浓厚了。

(本报记者王胜昔、本报通讯员刘军旗采访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三龙汇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b2b.shop.wlchinajn.com/news/slh27372.html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处理与建议邮箱:slhz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