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郑州1月14日电 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1年2021年河南省冬春季疫情防控”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南发布校园疫情防控新举措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可暂缓离校返校。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可暂缓离校返校
目前正值期末考试、寒假放假和春节过年的三重叠加期,疫情防控面临重大考验。河南省教育系统结合疫情变化形势,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扎实筑牢校园防线。
河南省教育厅将从严摸排师生信息,全面摸排、精准掌握师生动向,建立台账、分类指导重点人群:对往返低风险地区的师生,指导做好返乡返校途中个人防护;对往返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劝导暂缓离校返校,“一人一档”跟踪掌握健康状况;对在外实习实训师生,倡导就地过年;对假期留校师生,做好服务保障,安排好学习生活,加强人文关怀。
此外,河南省教育系统进一步落实落细防控举措,统筹安排放假开学;深入做好宣传引导,明确防控政策要求;加强线上线下督导,坚持指导与督查相结合。
错峰离校 错峰开学
河南省高校按照分批错峰要求正陆续放假,截至1月13日,已放假124所,超过210万大学生离校,其余27所、20余万大学生也将于1月16日前放假离校。寒假预计留校学生2.4万人。另外,在河南省高校就读的中高风险省份的学生共有4.3万人,在中高风险省份就读的河南籍学生共有10.6万人。
为保障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安全返乡返校,河南对高校放假后、开学前的疫情防控做出详细安排。放假后,加强协同对接,联动有中高风险地区的省份,掌握该地区回河南的师生数量、流入地的防疫政策等情况,及时把师生名单提交流入地防疫部门,协同防范感染风险;加强与交通、卫生、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共同保障师生安全回家。
分类指导离校,对准备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劝导暂缓离校;对从省外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省内的学生、家乡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和有家庭成员从事冷链物流和进出口贸易的学生,“一人一档”跟踪掌握健康状况。加强途中防护。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和学生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采取集体包车、结伴乘车、家长接送等方式离校返校。要求师生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公共物体表面,保持合理社交距离,到达目的地后遵守属地规定,配合落实隔离观察、核酸检测等防控要求。
开学前,河南将按照错峰原则,精准谋划春季学期开学安排,提前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开学时间避开春运高峰,避免与“探亲流”“务工流”叠加,拉开开学时间差,安排学生分批次有序返校。
要求全体师生如实报告假期行踪,特别是春节期间流动聚集情况和开学前14天行踪及健康状况,未经学校允许不得提前返校;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劝导其暂缓返校,确需返回的须严格执行属地规定,做好返校途中防护,落实相应的核酸检测和隔离观察措施。
明察暗访排查河南省8283所校外培训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寒假是中小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高峰期,培训机构是学生最容易聚集的地方。记者从2021年河南省冬春季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获悉,目前河南省通过教育部门审批的中小学生校外合法培训机构8283所,参加培训学生约60万名。
河南省教育厅总督学李金川表示,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将把校外培训机构作为防控重点,加强指导和监管,督促各地履行好属地管理责任,杜绝麻痹松懈思想,切实抓紧抓好。
强化属地责任:要求各地加强日常监管,加大教育、卫生、市场监管、民政、公安、消防等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作用,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巡查和排查,对疫情防控不到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违规培训等行为,坚决严肃查处。
落实主体责任:各校外培训机构要完善防控机制,严格落实场所消杀、体温监测、健康扫码、日报告等各项防疫制度;强化人员管理,要求师生不前往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强化场所管理,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培训区域;强化培训管理,严格控制培训规模,保证学生一人一桌、间隔1米以上、学习空间相对固定。
做好应急处置:各校外培训机构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确保突发情况下,第一时间报告、隔离、送诊,并在当地疫情防控等部门指导下科学处置。各地根据疫情发展形势,视情况可采取关停等措施,并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