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郑州1月14日电 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0年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之实施农村公路“百县通村入组”上获悉,2020年河南省共新增1.69万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占年度目标的113%,河南省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89%以上,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随着“百县通村入组”工程的深入推进,2020年河南省农村公路通达深度、网络化程度和通畅水平明显提升,农村地区实现了“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基本实现,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两年来,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2.4万公里,新增2.97万个自然村通硬化路,新安、孟州、内乡、正阳等84个市县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农村公路建设迈入了新阶段。
在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百县通村入组”工程的同时,河南省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河南省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43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县10个,数量全国第一。
随着“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持续推进,农村路网的不断完善,通行状况的不断提升,“交通+旅游”已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引擎;“交通+民生”使农村迈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交通+产业”让群众收入基础更稳固,带动促进了农村资源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当好了先行,农村公路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坚持高位推动 建好民生工程
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河南省交通运输部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通过召开全省动员会、视频会和现场推进会,加强对通村入组工程指导,全力加快工程建设,有效发挥了“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建设在“促投资、稳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完善工作机制 引导群众参与
河南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河南省内各级交通公路部门在原始调查、线型走向等方面,充分征求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意见,修人民最想修的路,建人民最期盼的桥;落实“七公开”制度,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增强群众参与度和话语权,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公路发展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拓宽筹资渠道 保障建设资金
2020年,河南省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21.5亿元。其中,争取交通运输部车购税补助资金29.9亿元;河南省财政大力支持,安排省级一般债券资金10亿元,安排省级燃油税补助资金10.8亿元;市县自筹70.8亿元。市县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投入,确保了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上下联动配合 形成强大合力
河南省各市县政府将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列入重要日程,完善机制,严格奖惩,各项工作措施有效落实。河南省发改委、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等省直部门围绕通村入组工程落地实施,开辟绿色通道,快审快批,加大投入,强化用地保障,争取建设时间。市县交通公路部门组织精兵强将,完善工作台账,做好施工组织,严格按照既定目标,分期分批精准统计、进行公示,不让一个自然村掉队。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唐彦民表示,2021年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完成900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目标,基本实现河南省2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
同时,为实现农村公路从“有”到“优”迈进,河南省将出台《加快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广覆盖、深通达、高品质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实现城乡客运均等化、农村物流便捷化、产业运输融合化,全力推动农村公路高品质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养护和高水平运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地区现代化提供交通保障。(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