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郑州1月12日电 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0年河南省提重点民生实事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0年底,河南省27649名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服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9%,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10个省直管县(市)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新闻发布会现场
202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将“继续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列为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为不少于1.8万名具有河南省户籍或居住证的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救助。
据介绍截至2020年底,河南省27649名残疾儿童接受康复服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49%,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10个省直管县(市)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河南省确定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的目标如期完成。
残疾儿童受益面不断扩大
郑州、三门峡、济源将残疾儿童救助年龄扩大到14岁,南阳扩大到9岁,安阳、焦作、漯河针对困难家庭扩大救助年龄;郑州将残疾儿童救助标准最高提高到2万元/人,平顶山将视力残疾儿童救助标准提高到5000元/人;鹤壁、驻马店增加了康复服务内容。
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不断增强
河南省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了残疾儿童功能状况、增强了生活自理和参与能力,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缓解了残疾儿童家庭因残致贫问题,助力了脱贫攻坚。
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预防意识不断提高
河南省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儿童家长的早期预防和康复意识,最大程度减少儿童残疾的发生,控制残疾的发展。
创新服务方式方法不断提升为残疾儿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河南郑州建立回访制度,定期对残疾儿童家长和康复机构进行回访;许昌市在许昌儿童医院开设无陪护病房,对家长无照顾能力或一户多残的残疾儿童,安排专业人员照护;漯河实行清单化管理、台账式实施,推行“五个一”工作法;三门峡开展“最美教师、康复师”的评选活动,倡树典型;驻马店探索实践“医教结合+融合教育”康复服务;焦作、济源等地委托第三方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质量和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提高救助资金使用效益。
河南省残联副理事长吴霄表示,2020年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将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融合”、加强“联合”、主动“配合”、着力“聚合”,进一步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确保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使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