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问及杞县县城居民或是乡间农民,这几年最明显的感受是什么?他们异口同声的答案都是“变化”。无论是阡陌纵横的田野,还是赏心悦目的绿色家园,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楼房、汽车、牛羊、大棚……点缀着时光画卷,处处都展现出无限的生机。
杞县人民政府县长王红涛说:“这是在‘十三五’期间,杞县聚焦群众需求、聚焦精准扶贫、聚焦产业发展、聚焦作风转变等等,时时处处以民生为先破解难题,解决群众需求,彰显出杞县在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中磅礴力量。”
聚焦群众需求国土绿化收获满满
“出门有绿地,休闲有场地,这几年咱县变化太大了,县城也不比大城市差!”家住人民广场旁的张卫民老人,每天早晚都会和老伴儿出来转几圈,和老友坐在长廊里“杀”上两盘象棋,听听戏,跳跳舞,用老人的说,这就是他向往的幸福生活。
杞县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遵循,高标准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纵一环一中心、三带四横六辐射、九河十园百坑塘”是杞县提出构建的绿色生态景观廊道,打造“生态杞县”“森林杞县”国土绿化理念;“坚持以绿荫城,加快城市绿化速度,提升县城绿化率”是“十三五”期间杞县县委、县政府对百万群众的承诺。
有路皆绿、有河皆树。大北环、小蒋河、学习强国公园、东湖公园、双拥公园、人民广场、二环水系、开杞路城乡接合部等区域绿化和所有临街单位“拆墙透绿”;高阳镇汉风古韵郦苑公园、裴村店乡镇公园、阳堌镇滨河公园等10个乡镇公园已成为乡镇亮丽的名片。
2020年,杞县共完成绿化59485亩,占市下达任务46276亩的128.5%。被授予“开封市国土绿化标兵县”,并获得200万元奖励资金;9个县直单位和乡镇被授予“开封市国土绿化优秀单位”称号;11个村庄被授予“开封市森林乡村建设优秀村”;县委书记韩治群记二等功一次。
聚焦精准扶贫家门口铺就致富路
“今年,‘多宝肉’丝瓜让俺村民火了一把,亩均效益在1万元至1.5万元,即巩固了俺村的脱贫成果,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傅集镇吕寨村党支部书记石继伟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您看,如今寒冬已至,栽种的蒜苗油绿鲜嫩,这些能赶在春节前上市的蒜苗,又将给俺村的群众带来一笔不错的收入。
蔬菜大棚,菌菇大棚,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是靠着扶贫产业的支撑,带动着全村老少踏上了致富路,村民们脚踏实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杞县以创建“十链百园千基地”为载体,以助农稳定脱贫和持续增收为目标,做到“链可复制,全链带贫;园聚要素,逐级创建;基地做实,确保持续”,让产业扶贫带贫“带得准”“带得稳”“带得久”。形成了大蒜、小麦、辣椒、花生、肉蛋鸭、生猪、果蔬7个主导产业链, 24个产业园区、381个生产基地。
私人订制、观光旅游、休闲采摘……杞县积极打造农业新业态,育新机、开新局,使县域经济“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在杞县落地生根,汇聚出更精彩的强大合力和磅礴力量。
杞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716户57645人全部脱贫,8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4668.76元,比2019年的人均10542元增长39.15%。
聚焦产业发展龙头带动增链强链
“每年6至9月份,我都到离家不远的大蒜交易市场,分拣大蒜、打包装袋,每天能挣200多元。”今年刚过40岁的杞县城郊乡农民张翠珊非常满足。
如今,大蒜作为杞县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产量90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全国县域第一。
杞县聚焦大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了集种植、储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在分拣、包装、加工、装卸环节上,每位勤劳的群众每年可实现增收1.8万元。
在大蒜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河南大蒜现货交易中心项目已经获批,配套10万吨冷库已投入使用。杞县将成为中国大蒜产业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由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办的杞县世合型材产业园,吸纳铝型材企业40多家,带动务工5000多人,年产值达65亿元,利税2.5亿元。
为更好的培育铝型材产业发展,杞县打造铝型材产业“315”工程,即3年内引进100家铝型材相关企业,建成后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聚焦作风转变学严干氛围日益浓厚
“看着他们的辛苦付出,我们就看到了杞县发展的美好未来。”县城居民张军树起大拇指对杞县干部赞不绝口。短短7天,杞县水东革命烈士陵园提质改造工程拆除违建面积3万平方米。
改造后的陵园内苍松翠柏林立,鲜花绿草遍地,一派庄严肃穆。在这里,不怕牺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老区精神”通过一块块纪念碑和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传承弘扬,浓厚的红色文化让走进这里的群众心潮澎湃。
2019年杞县贫困村全部摘帽,虽然“大头落地”,但贫困户全部脱贫这件事,还是被杞县一直列为头号工程。尤其今年还遇到疫情冲击,群众能不能稳定增收?成效能不能经受检验?杞县县委、县政府不敢有丝毫松懈。
今年3月,杞县推出县级领导干部“百日驻村”举措,县委书记、县长带头,沉基层、筛问题、促振兴,每周四的晚上全部住进自己分包的村庄召开“夜谈会”,理发展思路,解发展难题,周五入户调查,了解民情,现场解决群众遇到的难心事。
杞县县委书记韩治群说:“干部沉得下去,问题才能筛得出来,坐在办公室打不赢硬仗,必须深入基层去。一张床、一条被,县领导带头驻进村里,贴进群众听基层声音,帮群众谋发展、思发展。‘百日驻村’开展几个月后,取得的效果非常好,县委研究就把驻村夜谈从‘动态化项目’改成了‘常态化推进’。
据了解,杞县县级领导干部驻村2500余次,走访贫困户7600户次,召开“夜谈会”2000多场,为村及贫困群众办实事3500余件;为7698名贫困家庭学生,发放资助金782.6万元;今年495户危房已全部改造完毕,实现了危房动态清零;42个行政村6.8万人的安全饮水得到保障,水质合格率均达100%。“两不愁、三保障”件件得到落实。
(通讯员:司利强 叶中琳 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