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南阳12月8日电 日前,内乡县板场乡传来好消息,11月27日,该乡最后3户8名贫困人口公告脱贫,这是继2018年9个贫困村全部摘帽之后又一标志性成果,716户2108名贫困人口全部清零,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1万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已经得到实现。
内乡县是秦巴片区特困县,板场乡位于县城西北部60公里,是该县最偏远的山区乡。2015年底,该乡尚有贫困人口1947人,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贫困发生率16.59%,16个行政村中有9个贫困村。2016年以来,该乡围绕五个聚焦精准发力,干群同心尽锐出战,脱贫攻坚不断提速换挡,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逐年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 2018年至今,没有新增致贫、返贫人口,减贫成就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聚焦“三保障”,精准施策补短板,稳定脱贫基本盘。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着大地。12月3日,在三岔村标准化卫生室,贫困户符运德正在接受健康体检“兜里有钱花,吃穿不用愁,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户户有(签约)医生,看病能保证,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
焕然一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敞亮的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大舞台……近年来,该乡围绕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精准施策,全面补齐短板,村、组道路全部硬化,安全饮水工程实现户户通,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七道医疗保障全覆盖,贫困学生享受政策关爱,C、D级危房全部清零,126户414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一步登天”迈向“幸福新生活”。出行难、上学难、吃水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三保障”隐患得到根本消除,脱贫步伐明显加快。
聚焦高质量脱贫,产业、就业、社会扶贫“三驾马车”齐发力,多元驱动促增收。“身体不好,工作难找,孩子上大学,老人需照料,致富无门路,生活靠救济,提起那几年,‘苦’就一个字。”玉皇村脱贫户周代昌全家6口人,除了两个正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之外,岳父岳母和他们夫妻俩都是长期慢性病。被评为贫困户后,利用政府扶持资金,发展香菇种植“今年种了4万3千袋,仅此一项,净收入25万元跑不了,往后日子就剩下‘甜’啦。”
产业发展是治贫治本之策。该乡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训壮大了香菇生产、石材开发、特色林果、特色养殖、中草药种植等五张“名片”,开足马力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源动力”。2020年度,全乡发展食用菌800万袋,其中贫困户147户发展166万袋,平均每袋收益5元以上,户均可增收5.6万元以上。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带贫成效,该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8个,实现了对所有贫困户的全覆盖,2020年度全乡家庭农场带动贫困户土地流转增收18万余元,季节性用工贫困户153人增收50万余元,合同用工贫困户16人增收20万余元。
走进福鑫石材扶贫基地,宽敞明亮的扶贫车间内,贫困户马冬道戴着安全帽,一丝不苟地工作着。“经过岗前技能培训,就来上班了。我负责打包,工作不重,每个月工资3500元。”马冬道说。
在福鑫扶贫基地,和马冬道一样的贫困务工人员还有20多个,他们都是灵活就业政策的受益者。据悉,为了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家有产业、户户有就业”,该乡统一组织劳动技能培训,需要外出务工的,积极办理各项证明;不便外出的,协调乡内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近200个,建设扶贫车间31个,让贫困劳动力“家门口上班”。
“没有社会各界关爱,对我来说,肯定读不成大学了。”陈新兴的父母都因大病丧失劳动能力,除了扶贫政策补贴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收入。去年考上大学后,乡党委书记李耀武为其联系的捐赠每年固定在1万元以上,直到大学毕业。
2019--2020年,该乡连续两年募捐助学资金过百万,对所有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奖扶,惠及600余名贫困学子;对特别困难学生,联系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签订长效帮扶协议叠加资助,切实为贫困学子撑牢“保护伞”。制定奖惩标准,筛选辖区16家优秀企业对16个行政村一对一帮扶,对口帮扶企业纷纷捐款捐物,增强了各村干好扶贫工作的底气。
聚焦智志双扶,激发内生动力,“三带五联”同奔小康。农历十一过后,在三岔村的沟沟岔岔里,野菊花肆意地绽放放着芬芳,贫困户宋景宗也迎来了一年里最“甜蜜”的季节,他养的土蜂刚刚收获了200余公斤蜂蜜。“联户组长土蜂养的好,驻村工作队又帮着注册专业合作社和淘宝网店,出的蜜供不应求。我们这个联户组都跟着学习,仅靠养殖土蜂一项,户均收入5万元以上。”他说。
扶贫不扶志,干部白费力。该乡开展的“三带五联奔小康”活动,以5户为一组,在全部农村居民中间组建由“党员干部、社会能人、致富能手”带动的“脱贫攻坚联户组”,形成一户得荣誉、全组都光荣,一户出问题、全组有责任,一户不脱贫、全组有压力的联合体。各村“讲习所”每月组织一次评比,兑现奖惩,真正把脱贫致富的志气树起来,干劲儿鼓起来,形成“比、学、赶、帮、争”的良好氛围,贫困群众户户都有脱贫故事,个个争当脱贫典型,彻底打通了乡村治理最后一米,实现了政通人和万家乐、春暖花开千山荣的良好局面。
聚焦结对帮扶,架起连心桥,干群一家亲,真情暖民心。河口村贫困户闫进有夫妇都是重度残疾人员,唯一一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没有护理能力,让他们一度有了轻生的念头。该乡安排老两口到马山镇集中托养中心生活之后,帮扶责任人和村干部每月都要驱车近百里前去看望。拉着扶贫干部的手,闫进有夫妇表示“自家的儿子一年也不指望能回来几次,不管在哪里都能够经常见到扶贫干部。赶上了好时代,沐浴在党恩里,我们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让更多的人看懂党对人民群众不离不弃的真情厚谊。”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2016年来,每月的5号、15号、25号和每个星期二,该乡都要组织帮扶人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广大扶贫干部奔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和服务群众最前端,守初心,担使命,始终坚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的价值追求,用“辛苦指数”换取“幸福指数”,在扶贫一线的生动实践中绽放最美芳华。
聚焦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战疫战贫双胜利。2020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贫困户王宜黑却一点都不担心“我参加了技能培训,利用小额扶贫贷款资金发展香菇种植21600袋。政府对种植香菇的贫困户每袋补贴1元,木屑原料每斤补贴0.06元,两个大‘红包’政府给了2.2万余元,今年香菇收入个十几万没有一点问题,比起往年只多不少。”
就业扶贫方面,免费为贫困户进行体检,提前办理好健康证明和车辆通行证,积极组织贫困人口务工就业。第一时间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鼓励辖区企业吸纳贫困户298人务工。开发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126个。据统计,该乡贫困户半劳动力和普通劳动力共1336人,外出务工855人,居家灵活就业481人,全部实现就业,务工人数和工资水平均超过了2019年,有效消除了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同时,针对有返贫、致贫风险的114户群众,协调辖区爱心企业通过“三带四助”(即通过产业带贫、就业带贫、救助带贫方式开展助学、助医、助残、助养行动)模式结对扶持,签订带贫协议书,协议一签三年,为贫困群众筑牢收入堤坝,守住幸福底线。
消费扶贫方面,推动3家家庭农场2种产品通过扶贫832平台认定,为农副产品在线展示、网上交易、物流跟踪、在线支付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今年该乡产、购、销香菇1060吨2800万元,大樱桃30吨57万元,黑李2100吨168万元,土蜂蜜8400斤84万元,公务灶、幸福大院购买扶贫产品5.82万元。
自2016年实施脱贫攻坚以来,板场乡社会各界携手同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完成了光荣使命,打好打赢了“一号战役”,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脱贫摘帽只是第一步。板场乡党委书记李耀武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带领群众接续奋斗,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阔步前行。(徐浩 张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