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通知》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回顾历史朝代更迭,无数事实证明,得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为民造福可谓从政之基、为政之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民造福应当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最大的政绩追求。
为官一任,想干出一番可知可感、可圈可点的政绩,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离开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味地想着自己出风头、争彩头,风光体面,就不是创造政绩而是“做秀”了。因此,要始终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切实解决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劳动就业、征地拆迁以及教育、医疗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实际成效创政绩。
为民造福,就要走进百姓、心系百姓。古语云:“心中无民莫为官”。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身入群众,更心入群众,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用真心真情敲开群众心扉,倾听群众诉求,关心群众冷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需,不断增进与群众的真挚感情。
为民造福,就要练就本领、真抓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面临新挑战,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员干部不能吃老本、沿旧习,要与时俱进、勤学善思,不断提升综合素质,练就为民服务的过硬功夫,勇于担当,踏实干事,推动各项惠民利民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用实干指数换来百姓的满意指数。
为民造福,就要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党员干部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最前面,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摒弃私心杂念,坚守初心正道,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公私分明、不谋私利作为自律底线,把主动作为、无私奉献作为自觉追求,敢于与一切有损群众利益的行为和不良风气作斗争,以过硬的作风展现新气象,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莫祖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