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8日,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水东烈士陵园里,有一块纪念碑引人注目。烈士已在碑下沉睡半个世纪,人们却没有忘记他。他就是原中共水东地委书记唐克威。
唐克威原名徐德乾,1913年6月7日生于湖北省枣阳县(今枣阳市)徐桥村。他天资聪慧,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在第一次大革命的影响下,他积极学习马列主义,于1927年春秘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4年夏,唐克威考入北平大学法学院经济系(后改为法商学院)。1935年10月,唐克威经王大筠、裴孟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法商学院学生会主席、北平市学联秘书长。
一二·九运动中,唐克威多次组织学生上街示威游行。1936年1月,唐克威参加天津学生组成的南下宣传团,并在宣传团团长董毓华被捕时挺身而出,出任南下宣传团团长。
七七事变后,唐克威离开北平奔赴延安,被分配在中央组织部工作。1938年6月,唐克威受中央委派来到华北敌后抗日战场,先后担任直南特委党校负责人,豫北地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八路军东进纵队驻濮阳办事处主任,冀鲁豫边区第三地委书记等。1941年夏,组织派他到新开辟的冀鲁豫边区第五地委开展工作。唐克威带领广大军民粉碎敌人的多次进攻,巩固并扩大根据地。1942年夏,唐克威调任第八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日军在此实行“三光”政策,妄图一口吃掉根据地。唐克威指挥若定,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
在冀鲁豫边区工作的4年,唐克威坚定的革命信念、坚韧的革命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善于克服困难打开工作新局面的聪明才干和自我牺牲精神,深受组织和群众称赞,被誉为“开荒干部”。
1942年年底,唐克威到水东根据地工作,担任地委书记和水东独立团政委。1943年2月1日,唐克威率部在杞南常营村宿营,与四处抢掠的日伪军遭遇。因敌众我寡,唐克威当即命令部队从东南方向撤出。当时,唐克威脚伤未愈,只得骑马指挥。在铁底河河畔,马不幸坠入河中,唐克威一边掩护战友,一边撕毁文件,战至最后一颗子弹,壮烈捐躯。
为纪念这位抗战英雄,水东地委将位于杞北与陈留、兰封、民权、睢县、宁陵县接合部的一块根据地命名为克威县抗日民主政府。(叶森 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