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运,新突破!能源“大动脉”再添“多重保险” 筑牢经济发展“硬实力”-今日热榜-资讯-三龙汇之窗网
推广 热搜: 广州  深圳  SEO  贷款  医院  用户体验  机器人  网站建设    摩托车 

投运,新突破!能源“大动脉”再添“多重保险” 筑牢经济发展“硬实力”

   日期:2025-11-21 22:57:05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三龙汇之窗网    浏览:123    
核心提示:央视网消息: 记者11月19日从国家管网获悉,我国首个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余压发电项目——海门站天然气余压发电项目在江苏南通正式投入运营。项目实现了在高压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对余压资源的高效利用,标志着我国在长输管道能源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突破。海门站天然气余压发电项目是通过回收管道输送天然气到"

央视网消息: 记者11月19日从国家管网获悉,我国首个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余压发电项目——海门站天然气余压发电项目在江苏南通正式投入运营。项目实现了在高压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对余压资源的高效利用,标志着我国在长输管道能源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突破。

海门站天然气余压发电项目是通过回收管道输送天然气到城市门站的余压,把这种压力势能转化成机械能,再带动膨胀发电机组转动,最终发出清洁电力。

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一级工程师李骁介绍,过去,这部分能量在调压过程中无法有效利用。如今,新工艺不仅保障了正常输气,每年还可发电约3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超2000吨。

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并制造发电项目的核心设备,创新采用了可调节导流技术与3D打印叶轮,以自然通风方式对低温天然气进行高效复热,在显著减少设备自身能耗的同时,成功解决了高压力、小流量等多项技术难题,实现了资源节约与环保效益的双重提升。新设备与站场原有调压系统并联运行,若遇发电设备停机,原有系统可依托自动分输功能无间断接管供气任务,为居民及企业的安全稳定用气提供了可靠的双重保障。

国家管网集团西气东输公司副总经理王世君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在长三角地区典型分输站逐步推广兆瓦级国产化余压发电装备,持续推进绿色低碳技术集成应用。

据测算,在采用天然气自复温的方案的条件下,我国高压天然气长输管道余压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4.2万千瓦。

“陕电入皖”特高压工程安徽段全线贯通

记者从国家电网了解到,我国“西电东送”重要工程之一,陕西至安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徽段11月18日全线贯通。

在安徽省六安市施工现场,90米的高空中,6根输电导线向着塔位匀速前进。随着所有导线平稳抵达预定位置,“陕电入皖”工程安徽段实现全线贯通。

国网安徽电力建设公司项目执行经理陈建华介绍,陕西到安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徽段在安徽境内全长323公里,共建设672基铁塔,安徽段工程全线贯通后,整个“陕电入皖”输电线路工程完成进度超过八成。

“陕电入皖”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跨省跨区输电通道。线路全长1055公里,起于陕西延安,止于安徽合肥,总投资205亿元,预计2026年6月底前全面投运。投运后,每年可向安徽输送电量超过360亿千瓦时,其中一半以上为新能源电量。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三龙汇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b2b.shop.wlchinajn.com/news/slh1898607.html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处理与建议邮箱:slhz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