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为非遗体验奔赴一座城-今日热榜-资讯-三龙汇之窗网
推广 热搜: 广州  深圳  SEO  贷款  医院  用户体验  机器人  网站建设    摩托车 

新春走基层丨为非遗体验奔赴一座城

   日期:2025-02-16 00:21:2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三龙汇之窗网    浏览:224    
核心提示: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记者高畅 游苏杭)去一座城,品小吃,参与手工制作,看灯会……体验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多个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带有非遗元素的城市成为春节期间国内游游客的热门选项。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五日,非遗搜索量同比上涨212%,非遗体验搜索量上涨387%,近4成非遗搜索者为00后年轻人"

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记者高畅 游苏杭)去一座城,品小吃,参与手工制作,看灯会……体验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多个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带有非遗元素的城市成为春节期间国内游游客的热门选项。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五日,非遗搜索量同比上涨212%,非遗体验搜索量上涨387%,近4成非遗搜索者为00后年轻人。

“非遗游”受热捧

记者观察到,春节申遗成功,让国内游游客对探寻非遗的兴趣和热情空前高涨。中国旅行社协会联合途牛旅游网发布的《2025春节旅游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北京庙会、广东潮汕英歌舞、西北社火等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民俗活动,以及簪花、扎染、剪纸、漆扇等非遗手工技艺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的青睐与兴趣。

多个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一些传统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依旧火热。

春节期间,记者走访北京各大庙会,有非遗表演的地方被游客包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给传统庙会聚足人气儿。

1月29日,北京首钢园的岭南醒狮表演让现场观众过足了眼瘾,连旁边商场的二层、三层都站满了人。还有安徽歙县鱼灯巡游等表演……据统计,从除夕至大年初七中午,北京首钢园共接待游客28万余人次,同比增长47%。其中大年初一单日游客量达到5.4万人次。  

2月2日,在北京东岳庙庙会,门前的北狮表演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一位家住附近的游客对记者表示:“过年期间这里的舞狮表演每天都不一样,南狮北狮都有。看得真过瘾!”

与此同时,“非遗游”还带火了一些旅游目的地。福建漳州古城的木偶艺术表演馆和布袋木偶研学旅行基地,《大名府》《雷万春打虎》《两个猎人》《招亲》《指掌乾坤》等经典剧目每天轮番上演,参与演出的木偶表演者还走到台前互动教学,让市民游客过足“戏瘾”。

这些演出场场爆满,上一场还没演完,下一场的观众早早在检票口排起了长队。2月3日,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先生带着妻子和父母慕名追戏而来,看完下午场又买了晚间场的票。陈先生说,表演精彩迭出,剧情扣人心弦,不虚此行。

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泉州、潮州、汕头、自贡、大同、兴义等目的地热度飙升。从预订订单来看,铜陵、黄山、大同、景德镇、漳州增长明显,同比去年增长约4倍。

年轻人为何如此上头?

非遗不仅能大饱眼福,还可以亲手参与制作。业内人士认为,与传统的观光旅游不同,“非遗游”更注重游客的体验感。

来自浙江绍兴的游客邹容春节期间来到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塘埠村体验制作“余杭纸伞”。她对记者表示:“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对非遗的演绎和传播,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总想在空闲时去非遗所在地看一看、学一学。”  

邹容在馆内体验了油纸伞的制作和绘画,共花费90元。在她看来,为自己的兴趣买单物有所值:“看到穿花线、劈伞骨的精湛技艺,那些融合着新时代元素的伞面图案以及文创产品,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巧妙结合,让我深感震撼。比起走马观花的观光游,我更喜欢亲身体验和参与的旅游方式。”

像邹容这样的年轻人正在成为非遗体验的主力军。数据显示,1月28日至2月3日,抖音生活服务平台上非遗相关团购商品订单量同比增长139%,购买非遗团购商品的用户数同比增长122%。其中,年轻人偏爱非遗团购,95后和18岁以上00后群体的下单量达到去年的2.6倍。

美团旅行春节营销活动负责人梁媛表示,00后开启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深度旅游体验,在旅游目的地“多住一晚”“多消费一家小店”,推动假期文旅市场持续火爆。  

同样是被短视频种草的王晓雯,今年春节从天津来到福建泉州的蟳埔村体验“簪花围”。自“簪花围”走红后,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打卡,网络搜索热度持续攀升。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2024年全年搜索量同比上涨656%。

王晓雯来泉州三天,总共做了3套簪花造型,约了3个摄影师旅拍。她说:“我爱拍照,穿特色服饰拍照属于必打卡的项目;另一方面,我喜欢有年代感、烟火气、非遗元素多的地方,泉州满足了我这些需求。”

服饰穿戴整齐,王晓雯漫步在泉州西街,逛文创店、品小吃,看木偶戏,感受当地的文化。在她看来,木偶戏是本次体验之旅的意外收获:“来之前没什么期待,觉得闽南语听不懂,但是现场观看非常震撼。”

“我能看出木偶戏在尝试与新元素融合。比如把最后一幕进行改良,结合了西方古典音乐,非常有创意。”她说。

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际标准专家龙飞说,非遗元素的应用越来越生活化。从旅行、美食到穿戴、摆件挂饰等常用物品,深受年轻人的欢迎和喜爱。非遗元素活化利用,才会越来越有生命力。

“非遗游”成文旅风向标

近年来,各地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基础上,投入真金白银,加大对非遗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力度。

比如,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下达2025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1426万元,助力传承发展;浙江出台非遗传承薪火行动方案,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等措施;河南实施非遗点亮计划,引入400人次专家、6000余人次青年师生,落地140个非遗创意空间和149项文创……

2025年春节前,各具特色的31条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发布。这些线路不仅能让游客深入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在旅游中有独特的文化体验。

龙飞认为,将非遗元素融入旅游线路并常态化推进,是传承文化,让非遗被更多人看见的一种方式。

随着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逐渐增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借助新媒体“圈粉”,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些古老技艺之美。在社交平台,仅“打铁花”的话题就有3.2亿的浏览量。众多网友感叹夜空中的别样绚烂,并表示一定要现场看一次打铁花。

王晓雯说:“走过的地方越多,越能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想去了解更多的文化。”

同程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以往的购物游、山水游到如今的“非遗游”,文化认同将成为新的旅行风向标。

龙飞认为,原真性的文化呈现,深度体验的项目参与,多元组合的产品体验,极具烟火气的氛围,以及热情周到的服务是“非遗游”发展的重要方向。(参与报道:肖和勇、汪菁璐)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三龙汇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b2b.shop.wlchinajn.com/news/slh1897007.html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处理与建议邮箱:slhz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