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16年,三个孩子都非男方亲生,妻子甚至于去年11月又生下第四胎女儿,陪产的还是一与她有不正当关系的男子?
这一听起来“伤害性侮辱性都极强”的案件,于12月28日连开两庭。
上午开庭主要是审理离婚纠纷,下午则是审理当事男方和“第三者”的人格权纠纷案。但妻子和与其疑有不正当关系的男子吴某某均未出庭,只提交了答辩状,内容包括对亲子鉴定结果有异议。此前,拿出DNA亲子鉴定报告,说孩子并非亲生时,女方也曾在采访中回应:
“尽管他(指丈夫)给三个女儿做了DNA鉴定,但DNA鉴定也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什么DNA鉴定,谁能保证100%准确?”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难道不信DNA鉴定的结果,信你的话?”更有人发现了盲点,严格地说,女方说的也没错,确实没见DNA亲子鉴定结果写100%的。
那么,为什么DNA亲子鉴定结果不显示100%?是不准吗?还有其他靠谱的亲子鉴定方法吗?
DNA亲子鉴定结果只能是99.99%?
先说结论:不论是不是亲缘关系,DNA亲子鉴定的结果都不会直接标注“100%”。
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受计算方式影响,DNA亲子鉴定的结果算不出100%。
DNA亲子鉴定技术就是根据遗传学原理,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被鉴定者进行特定DNA片段的提取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从而得出鉴定结论。其原理也很容易理解: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有 23 对(46条)染色体,同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如果检测到某个DNA位点的等位基因,一个与母亲相同,另一个就应与父亲相同,否则亲子关系就可能有问题。
目前,DNA亲子鉴定最常用的是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分析。STR指的是基因组上的一些短的DNA碱基序列(长度为1到6个或更多碱基)的简单连续重复,重复的次数从几次到几十次不等,而不同的重复次数导致了这一区域DNA碱基长度上的不同。检测中,如果孩子有一个编号为“FGA” 的 STR,来自父母的两条染色体上分别有 22 和 25 个重复片段,记为 FGA-22/25,而母亲是 FGA-22/23 型,那么,可确定父亲的基因应该至少有一个等位基因是 FGA-25。
更简单直白的理解就是,孩子拥有22和25,妈妈拥有22和23,那么爸爸就一定有一个25。
而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计算,直接决定着检测结果。
首先就是亲权指数(PI),亲子关系鉴定中判断遗传证据强度的指标。而亲权鉴定中用到多个遗传标记时,就设每个遗传标记的亲权指数分别为PI1,PI2,……PIn,n个遗传标记的亲权指数相乘则为累积亲权指数(CPI)。
由此得到,衡量亲子关系可能性大小的亲权概率(RCP)=CPI / (CPI + 1)=1-1/ (CPI + 1),所以其计算出来的结果不可能等于100%或1,只能无限趋近于100%或1。具体来说,当累积亲权指数小于0.0001时,亲权概率无限趋近于0,支持被检测人不是孩子生物学父亲/母亲的假设;累积亲权指数大于10000时,亲权概率约等于0.9999,支持被检测人是孩子生物学父亲/母亲的假设(女子同理)。
其次,想要约为100%也不科学。
DNA鉴定结论建立在遗传学和统计学原理之上,是通过概率分析获得的,任何概率方法解读的误差和错误都可能引起对DNA证据的误解以及与DNA有关事实结论真实性不符的不准确结论。也就是说,无论鉴定结果是支持亲生还是不支持,这都是一个概率分析结果,而概率分析不能做出绝对的 “否定”或 “排除”结论。
所以,正确的亲子鉴定结果一般表述为:
累积亲权指数为……(小于0.0001),亲权关系概率小于0.01%,排除A为B的生物学父亲;
累积亲权指数为……(大于10000),亲权关系概率大于99.99%,支持A为B的生物学父亲。
DNA亲子鉴定也会不准?
针对此次事件中,女方对鉴定结果的不信任可以辩证看待。
就当前来说,DNA亲子鉴定是最常用最准确的检测方法。
基因检测产品研发的技术专家赵俊义在接受中国妇女报采访时曾提到,“与20年前比,准确率在提升。DNA亲子鉴定技术的否定准确率近 100%,肯定准确率 99.99%。”
即使发生错误,问题也更可能出现在鉴定之前。毕竟,从样本发现、检材提取,到DNA鉴定实施,再到法庭的举证、认证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的参与,有可能会因为主观故意或过失而出现错误。
要知道,如果被检测的DNA样本不足够完整或质量较低,可能直接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比如DNA亲子鉴定取样的毛发必须是连根拔下、连着毛囊的,而不能是剪下来的,否则无法提取DNA。
再者,DNA亲子鉴定错误的可能性极低,但存在。
鉴定技术原理上的局限性、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鉴定技术应用上的误差等都可能会造成DNA亲子鉴定出现错误。
比如,DNA生物样本发生遗传变异(包括基因沉默、基因缺失、基因互换、基因突变、弱抗原、嵌合体抗原等生理和病理变异),可能会导致错误否定父权结论;DNA生物检材因各种环境或理化因素而存在一定程度的降解,会导致大量等位基因缺失,从而影响DNA分型技术的有效应用;分子实验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精确性低,图谱不清晰,也会产生误判。
另外,按参与的人数,亲子鉴定可分为父母子均参与的三联体亲子鉴定,和父子或母子参与的单亲亲子鉴定,后者因缺少父母一方的遗传信息,在鉴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STR基因座突变现象,从而导致亲子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202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单亲亲子鉴定因缺少父母一方的遗传信息,检测的精确度会明显低于三联体亲子鉴定,所以其鉴定结论只能描述为排除亲子关系或不排除亲子关系。
更严重的还会导致无关个体被错判为生父或生母的风险增大。简单理解就是,孩子的全(半)同胞兄弟姐妹、祖(外祖)父母、叔、伯、姑、舅、姨等近亲,如果进行单亲鉴定,也极大可能会被判为父亲/母亲。
不过,针对这些情况,鉴定实验室会有不同的人分不同的批次,对每一份结果进行复核,进一步降低出错的概率。
而根据网传的鉴定结果,该案中,丈夫做的就是20个STR基因座的单亲检测,结果显示,“在DI9S433……基因座……(父亲)明显不能提供给……(孩子)必须的等位基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该结果为不能支持该男子为孩子的生物学父亲。
其他亲子鉴定方法有多准?
除了DNA亲子鉴定,还有不少检测亲子关系的方法,但都不如其更高效准确。
比如血型亲子鉴定,通过对血型的检验比对来确亲子关系。孟德尔遗传定律指出,人类的血型会遗传给下一代,子女的血型与父母的血型有着重要的联系。各血型系统的具体规律有所不同,以ABO血型系统为例,A型血和A型血的人在一起,生育的孩子只可能是A型或者O型,不可能出现B型或者AB型;AB型血和AB型血的人在一起,生育的孩子只可能是A型、B型或者AB型,不可能出现O型。
从理论上来说,能检验的血型越多,其准确性就越高。但当前世界上有几十亿人,检测出的血型相同的人更是一抓一大把,因此,血型鉴定的结果更多只能作为否定亲生关系的根据,而不是肯定的证据。
另外,我国早期曾采用白细胞抗原 (HLA) 分型鉴定,这需要大量血液样品,准确性只有 80%。结合血型亲子鉴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准确度,但仍不如DNA鉴定。
20世纪80年代还出现了染色体多态性鉴定技术。染色体多态性又称异态性,是指正常人群中常见的各种染色体形态的微小变异,比如随体区增大等,这种多态是可以遗传的。不过,这项技术主要是技术人员观测并且做判断,准确度不算高。
到了现在,DNA亲子鉴定又出现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鉴定 。SNP 突变频率低,样本即使降解,对结果影响也不大;SNP 位点更多,能检测到 70 万左右的 SNP 位点,准确性更高。
综合来看,DNA亲子鉴定就是目前最常用最准确的鉴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