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央视网就“烟花爆竹禁燃令”问题发表评论,指出中国人一年辛苦打拼,有权利在春节放鞭炮庆祝。此言一出,立即在网上引发讨论。笔者认为,这折射出普通民众的真实心声,也提醒我们在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间寻求平衡。
的确,辛劳了一年,应该有仰望烟花的权利。这句话沁人心脾,道出一年的辛苦,寄望来年的憧憬,这是一种象征,一种认同,更是一种对平凡生活中美好瞬间的追求,说得真好。烟花爆竹,数千亿的市场,可以带动消费,活跃节日氛围,巩固民俗文化传统。至于群众安全问题,加强宣传教育也就是了。
中国新年的传统庆祝活动之一就是观赏烟花爆竹。烟花代表着希望、团圆和繁荣,每当烟花绽放在夜空中,人们沉浸在美丽的景象中,感受到了团圆与希望的氛围。这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符号,也是我们对自己劳作成果的庆祝。
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过年,除了有新衣服穿、各种好吃的,最让我们快乐的就是过年放炮仗了!直到后来有了一个叫杨凯生的,曾经是工商银行行长,坚持不懈地提了6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直至2016年才被通过,自此我国开始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之所以有不少人反对燃放烟花爆竹 是因为烟花爆竹燃放时所产生的浓烟和噪音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危害。每年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空气污染、火灾事故和人员伤亡无法忽视。禁燃令的实施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确保人们能够在一个洁净、安全的节日环境中欢庆新年。
当然也有许多民众按捺不住“躁动的心”不惜违反“禁放”规定而被行政处罚,那为什么“禁放烟花爆竹”这么难呢?我想这来自于中国5000年的文明和历史,世世代代将春节作为最重要的节日,然而现在的春节已不是原来的味道,没有“烟花爆竹”的春节不算是真正的春节。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广大市民对传统烟花爆竹的喜爱和期盼。毕竟,燃放烟花爆竹已经成为了中国春节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喜庆、吉祥和祝福。它们的绚丽色彩和震撼声响,不仅能够点燃人们的激情和希望,更能够传递团圆与友爱的信息。因此,在制定限制规定时,应该更加注重平衡,既要满足公众的热情和期待,又要考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禁放烟花爆竹的政策是否应该终结,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我们不能仅仅因为环保和安全的问题就完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些问题。或许,我们可以寻找一种既能保护环境、保障安全,又能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方式,让烟花爆竹在春节期间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