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EF)上,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发出警告,称未知病原体可能会使世界面临比新冠病毒严重20倍的大流行。世卫组织呼吁全球为此做好准备。
世卫组织称这种未知病原体导致的疾病为“X疾病”,并呼吁世界领导人共同努力制定预防或管理未来“X疾病”大流行的策略。
不过科学家表示,“X疾病”的概念并不是新的,这是一种假设的病原体导致的疾病名称,事实上尚不存在。早在新冠之前,2018年世卫组织就曾提出“X疾病”的概念用于帮助规划未来的健康危机。
根据世卫组织在网站上对“X疾病”的阐述,“X疾病”代表了一种认知,即一种严重的国际流行病可能是由目前未知的导致人类疾病的病原体引起的。
新冠病毒已导致全球超过700万人死亡。针对世卫组织宣称的“X疾病”会比新冠致命20倍的说法,多位病毒学家和公共卫生领域专家都表示,并不确定“20倍”的数据是如何测算得来的。他们认为,世卫组织是希望通过这一比较来引起人们对全球公共危机的重视。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一位病毒学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X疾病并不新,这是一种未知的疾病,但我也想知道世卫组织是如何得出X疾病会比新冠严重20倍的说法,或者这只是一种假设。”
“首先不要恐慌,因为X疾病还没有到来。”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认为世卫组织称X疾病会比新冠致命20倍是一种假设,希望引起各界对公共卫生领域更多的关注,携手应对下一次公共卫生危机。”
他还表示,近几十年的流行病史提示人们,能够导致严重疾病和死亡的病原体暴发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大流行应受到充分的重视。
尽管科学家们并不能预测下一个导致“X疾病”的病原体可能是什么,但和新冠大流行一样,科学家们认为,最有可能引发“X疾病”的病原体可能是一种呼吸道病毒,尤其是已经在动物中流行,但尚未感染人类的病毒。
2022年,世卫组织更新的最具大流行潜力的病原体清单中就包括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拉沙热、SARS、MERS、尼帕病毒、裂谷热、寨卡病毒和新冠病毒。
在新冠疫情之后,世卫组织已经开始采取一些举措来预防未来的大流行,包括努力支持技术共享和加强国家之间的疾病监测。
科学家们相信,全球在拥有了应对新冠疫情的经验后,将会极大地刺激新型疫苗的设计开发,包括快速调整针对新病原体的疫苗设计。其中一个重要的新兴生物技术平台就是mRNA。通过简单地重写mRNA序列,疫苗就可以进行更新,使细胞产生针对不同病原体的蛋白质。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各国需要针对新疾病建立更好的预警系统,公共卫生服务部门也需要增强应对医疗需求意外激增的能力。谭德塞表示,为了防止“X疾病”暴发时发生新冠疫情同样的医疗挤兑情况,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必须要建立起能够按需扩大服务的能力。
就在本周,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列席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分组会议时也提到,公共卫生体系是打造韧性城市中的重要一环,基层医疗机构的处置能力有待提高,分级诊疗体系仍需完善。
张文宏表示:“未来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加强基层医疗体系的建设上,确保从基层到三级的医疗体系对接更通畅,更好释放上层医疗能力。”
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也有助于全球应对下一次大流行的到来。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日前宣布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年度预算。盖茨认为,目前全球卫生预算呈下降趋势,这不利于推动全球健康创新。为此,盖茨基金会2024年度预算增加至86亿美元,较去年增加4%,比2021年增加20亿美元。盖茨基金会此前还承诺,到2026年将年度支出增加到9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