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女孩刘亦婷”,最近上了一次热搜。一篇题为《哈佛女孩成为美国普通中产,这场持续25年的鸡娃骗局碎了》的热文,毫不留情地批评刘亦婷是第一代被“鸡”成功的娃,还声称“只有资本笑到最后”,通过补习班、教育书籍、讲座获取暴利。
或许如今的00后已经不熟悉刘亦婷的成长经历,但在80后、90后的记忆里,刘亦婷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当年,《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出版不久,就获得了200多万册的销量,成为家长之间流传的“育儿手册”。
刘亦婷早已毕业留美、成家立业,她的年龄也步入中年,刘亦婷的“教育神话”也逐渐被中国家长“祛魅”。如今,她从当年众星捧月的“天之骄子”变成部分网民讥讽的“普通”对象,不能不说是一个颠覆性的变化。
然而,刘亦婷真的“普通”吗?她或其家庭选择的教育路径,对当下中国家庭究竟意味着什么?应该怎样理解“刘亦婷模式”的“鸡娃”?
刘亦婷的受教育经历,确实是那个时代普通中国家庭子女少有的顶级配置。“刘亦婷模式”退潮,并不等同于刘亦婷本人的失败。
资料显示,刘亦婷幼年时父母离婚,身为媒体编辑的母亲获得了抚养权,后来其母再婚后,继父也深度参与了对刘亦婷的教育。
就原生家庭而言,刘亦婷的人生开局难言完美。在知识分子家庭长大,相比更多同龄人,刘亦婷固然拥有家庭知识熏陶等方面的优势,但在当年的中国,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要出国留学并不简单,进入世界顶尖名校学习者更是凤毛麟角。
无论是因为人生际遇的幸运,还是家庭竭尽全力提供的条件,刘亦婷的成长教育之路都称得上“人生逆袭”。即使现在,如果你身边有年轻人被世界顶尖名校录取,还是受到亲友、邻居钦羡之事。
而就刘亦婷选择的生活方式看,正如近日一些网民所言,并不“普通”。公开信息显示,刘亦婷在美国的居所称得上“豪宅”,其丈夫是一位收入不菲的律师,还有人通过刘亦婷本人的社交账号分析,她担任着“一家对冲基金公司的合伙人”。
就算在发达国家,这样的生活品质也不是普通人能获得的。要说刘亦婷通过努力成为了美国主流社会的精英,并不为过。
应当承认的是,与《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产生的巨大影响力相比,刘亦婷当下的生活好像有些“平淡”——她并没有像很多人期待的那样,回国服务于祖国发展、延续“鸡娃神话”,更没有在美国社会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但要清楚看到,一些期待纯属“刘亦婷滤镜”下不切实际的幻觉。哈佛大学每年毕业的本科生大概也就一千几百名,其中能够成为顶尖科学家、拿诺贝尔奖,或者出入美国政坛、当上总统的,也不过是其中的极少数。
如果再追问下去,可能还要问问,哈佛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拿诺奖、当总统吗?这里不再赘述:一所世界顶尖高校,其对于成功的界定也必然是丰富而包容的。
中国年轻人的成长成才渠道更多元了,这是“刘亦婷滤镜”失效的根本原因。
刘亦婷在1999年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此前一年,我国刚刚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985工程”应运而生。
然而,当年中国大学与世界名校的差距巨大,也是人所共见的事实。甚至在一些教育者眼里,“世界一流大学”是个遥不可及的愿望。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2024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再次分列中国高校的前两名,分别位列全球第17位和第25位,多所中国高校进入全球前300名。无论是从人才培养质量,还是从科研成果产出来看,中国高等教育取得的进步有目共睹。
家长们最关心的还是子女就业,如今,国内大部分企业在招聘时不再对“洋文凭”高看一眼。仅仅凭借一份留学履历,并不能保证毕业生能在国内找到一份好工作。如果要与北大、清华等国内顶尖高校的毕业生竞争,留学生恐怕也要拿出哈佛、剑桥这样的过硬海外学历。
中国高校培养的人才也逐渐参与全球竞争。随着中国高校的世界影响力增强,以及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中国的年轻人也有更多机会凭借一张本土学历到海外工作,选择自己向往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仅仅是学历本身,已不能保证年轻人取得“成功”。哪怕是名校毕业生,如果在校期间得过且过,拿不出过硬成绩证明自己,毕业求职时照样会落后于人。
随着新就业形态的崛起,文凭也不再是年轻人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些学历并不耀眼的年轻人,成为网店店主、网络主播、网络写手,在自己选择的赛道上发挥影响力。伴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技术人才的职业回报感和社会地位也不断增加。
当然,进入一所世界名校学习,仍然是年轻人实现人生理想的有效方式。只是,事实反复证明,对于刘亦婷的“成功”,既不能简单复刻,也不必盲目信奉。
教育,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或完美方案。
当初,《哈佛女孩刘亦婷》一纸风行,确实如不少人所批评的那样,带着浓浓的“鸡汤味儿”。要知道,刘亦婷成为“哈佛女孩”,离不开她家庭的培养,也离不开特殊的时代机遇,甚至也有个人的运气成分。
随着“留学申请信息差”慢慢消失,人们也发现,出国留学与国内高考的模式或许不同,但也遵循着稳定的评价指标。一个年轻人通过努力,可以逐渐接近和达到理想的指标,自身足够优秀再加上家庭的支持,进入美国名校学习并非“神话”。
如今,“哈佛鸡汤”或许不再那么灵验,但不同形式的教育鸡汤依然层出不穷,迷惑着舆论场和部分家长。比如,有自媒体博主动辄给家长和考生规划人生方向,鼓吹“学习××专业无用论”“选择××专业就高枕无忧了”;还有人喜欢传递教育焦虑,用“高中化”的思维看待大学生成长,忽视年轻人自由选择的意志。
其实,《哈佛女孩刘亦婷》当年受到不少家长追捧,与其说是他们真正认可并愿意实践哈佛的教育价值,还不如说所谓“美国梦”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有着极大吸引力。随着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断取得新成就,“美国梦”的相对魅力自然黯淡了。
可是,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依然值得借鉴、吸收。与其纠结刘亦婷本身的生活境况,不如继续探寻,如何实现更理想的教育,让年轻人实现人生理想,让人类文明不断取得新成就。
不要忘了,开放、交流、合作始终是教育科学事业发展的关键路径。一些网络言论借刘亦婷的话题否定留学深造的意义、鼓吹“留学无用论”,也暴露了对于文明发展的粗浅认识和自大心理。
中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强,这是一个无需否认的事实。中国高等教育的自信,或者对于中国年轻一代人才的自信,不必建立在消极贬低他国教育模式和成果的基础上。融通中外、贯通古今,这才应该是我们对于人才培养应有的目标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