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23岁的女大学生筱筱(化名)就因多日头痛发生癫痫,被直接送进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
接诊的神经内科林彩秀发现,筱筱的癫痫非同小可——即发作停止后也非常躁动,还出现甚至错乱,完全无法配合问诊和检查。据头颅CT和磁共振结果显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市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殷聪国带领团队先给筱筱进行抗凝治疗,但姑娘始终神志不清,仍躁动不安。第二天一早,筱筱的意识障碍加重,复查头颅CT后发现,已出现脑内出血。殷聪国当机立断,马上为她进行介入取栓治疗。
在万全手术准备后,筱筱被推进手术室进行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显示筱筱的血栓比CT显示要严重得多,颅内静脉窦里有大量血栓,殷聪国一次又一次地抽吸,抽出了大量暗红色新旧不同的血栓,一个小时后,她的静脉窦终于完全显影,血流明显改善。取栓后,治疗团队对她继续使用尿激酶进行动脉溶栓,终于稳住病情。
手术结束后,回到病房的筱筱神志转清,经几天治疗后顺利出院。
让治疗团队感到欣慰的是,筱筱在复查后,几乎没发生后遗症,“这么严重的静脉闭塞和如此大负荷量的血栓,能恢复到这么好,也是不幸中的万幸。”。殷聪国说。
自己平时身体健康,啥病也没有,为何会发生这种情况?从悬崖边上走了一遭的筱筱百思不得其解。
经一番询问,殷聪国找到了答案。
原来,筱筱因长青春痘,长期靠口服避孕药来降低雄激素水平,正常人服用这类避孕药并不会出现问题,但部分人因自身体质问题,吃药后会导致身体出现高凝状态,引起颅内静脉窦血栓。
殷聪国介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却是导致年轻人中风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妊娠妇女、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及低于45岁的人群较易中招,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中,有54%的患者正服用口服避孕药。
其实,一切并非无迹可寻,筱筱的身体早就发出了警报:来医院之前,她已连续头痛5天,一直靠吃止痛药维持。
筱筱之后又出现视物模糊和恶心呕吐的情况,但觉得年轻力壮的她没放在心上,没想到直接发生癫痫,在到达抢救室前,已连续发作三次。
殷聪国介绍,颅内静脉窦血栓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由于脑静脉间吻合丰富,会发生轻重波动、复杂多变,常无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
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约九成左右的病人可表现为头痛,头痛剧烈时,还可合并恶心、呕吐及视力下降,约四到六成的患者会表现为局灶性脑损害,包括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视物不清等表现,还有四成的患者可表现为癫痫发作,表现突发意识不清、四肢抽搐。
“虽说颅内静脉窦血栓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发病也不如动脉血栓那么凶猛,若不及时治疗,后果会十分严重。”殷聪国反复提醒,如果年轻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千万不能疏忽,定要及时就诊。
颅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CVST) 约占所有脑卒中的0.5%~1.0%。与导致脑梗等严重后果的动脉血栓相比,脑内静脉血栓发病率较低,占所有脑卒中的不足1%,加上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忽视或误诊。脑静脉血栓虽不如脑动脉血栓发生得快和重,但也会致残、致命,日常生活中应予以重视。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仙林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耿同超说,脑静脉血栓是指在感染、分娩、脱水等多种诱因作用下,在脑静脉或静脉窦内形成血栓,阻碍颅内血液的正常回流,使颅内压升高,引起一系列症状。这类血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老年人和产褥期妇女更多见,且发病隐匿,但有时会以下列“警报”的形式出现。
1. 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80%以上患者都有。多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头痛,或原有的头痛性质改变,疼痛持续不缓解,咳嗽、打喷嚏或弯腰、低头时,头痛加重。
2. 视物模糊。颅内静脉血栓会使眼睛的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淤积在眼球内,患者可能会感觉眼睛干涩、眼球凸胀,看不清物体,严重的还会导致眼底水肿、出血,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
3. 头昏。脑静脉血栓患者常有头晕脑胀、头重脚轻、身体漂浮不稳的感觉,行走时仿佛控制不住自己。
4. 耳鸣。血栓影响到听神经或听觉中枢时,会出现耳鸣,像蝉鸣或刺耳的尖声。刚开始出现在病变一侧,随着病情加重,双侧都可能有耳鸣。
5. 颈部不适。血栓导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压力升高时,血流势必会另寻他路,使颈部静脉等扩张,压迫其他组织,造成脖子不舒服的现象。
6. 抽搐。如果静脉被堵严重,压迫刺激大脑皮层,会引起癫痫样抽搐。静脉壁薄弱且周围支撑不强的部位还可能破裂,引发脑出血。
7. 呕吐。多见于重症患者,由于颅压高,患者会出现喷射状呕吐。
患者若发现近期有上述症状,须重视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