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介绍和解读河南省人力资源部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方面的进展情况和成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1-10月份,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4.6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5.12%,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42万人。全省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9.14亿元,扶持自主创业7.99万人,带动和吸纳就业24.66万人;全省新增返乡创业17.65万人,带动就业107.18万人。在技能人才选拔、培养等方面,今年1-10月,全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61.72万人次,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720.29万人。持续深化技工教育体系改革,推进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上,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昆锋介绍,为适应群众多样化需求,人社部门大力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启动实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试点,推动社保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目前,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7851.81万人、1105.52万人、1128.26万人。同时,不断提升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互济能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于2022年实施全国统筹,失业保险基金于2023年实现全省统收统支,工伤保险基金将于2024年1月1日实现全省统收统支。持续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延续实施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减征失业、工伤保险费46.37亿元,支出稳岗返还资金5.51亿元,助力企业降低用工成本、更多吸纳就业。
在加强人才队伍方面,人社部门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累计签约大学本科以上人才28.5万人,签约高层次人才合作项目2303个。新增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我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达98个,科研工作站达245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达422个,累计招收博士后9540人。
“此外,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累计建立新业态工会组织3900余家,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85.9万人。不断提高劳动人事调解仲裁效能能力,前三季度,我省仲裁机构和各类调解组织共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5.4万件,仲裁机构当期结案率98.5%,各类基层调解组织调解成功率78%。”杨昆锋提到,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建立省、市、县三级举报投诉渠道,实现“一点举报投诉,全省联动受理”。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整治,为7.54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待遇6.91亿元。
据介绍,下一步,人社部门将聚焦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这一总体目标,紧扣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这一主题主线,全力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就业基本盘,促进就业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确保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二是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放权赋能激发事业单位人才活力,按照“稳规模、调结构、提质量、增效能”理念,深化“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不断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开展社会保险精准扩面专项行动,稳步提升待遇水平,进一步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四是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强化欠薪问题专项整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朱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