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星楼景区推动绿色生态、红色资源与富民产业结合,吸引游客“进入式消费”,2019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直接收益800余万元,带动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徐庄镇王保庄村自主创业8户、农家乐1户,全村农民增收30余万元。
仙人谷景区将山水观光旅游和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2017年至2019年景区内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与2016年相比,增幅达50%……
仙人谷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休闲旅游好去处任光辉摄
这是登封市大熊山河南省级森林公园两个景区助力生态扶贫的成绩单。大熊山森林公园有天然林1.5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90%。2016年以来,登封市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文化理念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中原城市群山水立体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吸纳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使旅游业成为徐庄镇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徐庄镇曾是工业重镇,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严重制约当地发展。2016年以来,该镇依托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使一些村庄融入景区,村民变成“股东”,走上致富道路。
摘星楼景区为贫困户设置的经营摊位任光辉摄
摘星楼景区为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过上小康生活,通过土地流转、大众式扶贫、扶智式扶贫、造血式扶贫4项举措,让更多外出劳动力回家就近就业。
摘星楼景区自2016年以来,周边农村100多户流转500多亩土地,每亩年租金1000元;1000多人(户)流转自留山,每人(户)年租金1000元,共涉及贫困户358户。景区提供多个岗位,带动手工业、种植业、零售业等旅游关联产业发展,安排就业近200人,解决贫困户就业12户16人,人均月工资2200元。2018年,通过发展景区相关产业带动358户贫困户创业。同时,为摘星楼景区内的何家门村57户贫困家庭修缮房屋,铺设道路3000米,总投资近100万元,实现了村企和谐发展。
仙人谷景区内游人如织任光辉摄
仙人谷景区自2016年建成后,增加就业岗位400余人次,人均年收入增加1.5万元。景区周边区域特色经济项目的开发,累计流转仙人谷景区杨林村土地300余亩、柳泉村土地100余亩,年支付土地流转费60余万元。2017至2019年,仙人谷景区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此外,2016年,仙人谷景区为何家门村安装100盏路灯,解决了村民夜晚出行难的问题;2018年,金融扶贫直接带动250户低收入群众增收1000元;仙人谷景区每年向柳泉村和杨林村分红30万元;2018年,为柳泉村打一眼深水井,解决吃水难问题;2019年,为杨林村修路2000米。
仙人谷景区给贫困户提供经营的小吃一条街生意红红火火任光辉摄
登封市是郑州的“后花园”。2019年末,登封市启动了美丽登封建设3年行动计划,“山之美”建设是关键一环,明确要以全域绿化行动打造“多彩嵩山、美丽登封”,预计到2021年,登封市森林覆盖率将从2018年底的42.5%提高到46.3%,重现嵩山之峻、洞天之幽、中岳之美。(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吴兆喆通讯员刘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