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郑州9月29日电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28日,由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扶沟县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人民群众讲法官·讲述法院好故事”全媒体直播活动走进“中国蔬菜之乡”周口市扶沟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教师、社区干部、当事人等100余位群众代表走进法院,聆听法官故事。
活动现场
据了解,此次“人民群众讲法官·讲述法院好故事”全媒体直播活动请来了周口市扶沟县各行各业的6名代表,他们通过各自的视角讲述和扶沟法院相关的法官故事,既有因司法扶持转危为安的“问题楼盘”老总,也有靠法院挽回损失的乡村蔬菜瓜果经纪人;既有亲身经历涉农群体纠纷的律师,也有感动于法官倾情调解、定纷止争的媒体记者,还有在抗疫期间与女儿“隔空拥抱”而感动无数人的一线护士;更有全程见证法院审判执行、全力维护公平正义的人大代表。
上下联动 转危为安化解“问题楼盘”
河南盛鑫置业有限公司旗下项目东方新城因为种种原因,在2016年到2018年的时候不得不停工。长达两年的停工让东方新城成为了当时突出的“问题楼盘”。不仅如此,许多债权人找上门来,引发一系列诉讼。也引起了多家法院对东方新城项目进行了查封,130多户购房户强烈要求退房。河南盛鑫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卫东崩溃、绝望、无奈,整个人陷入了深深的黑暗之中。
讲述人郭卫东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人民法院作为执行法院之一,高度重视这起案件,扶沟法院执行局对此案专门进行了分析研判,认为公司新的领导班子还是很有思路,而且楼盘地段位置很好,具备“复活潜力”。只是由于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而且三天两头有业主来讨说法,严重影响了经营。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法院执行局杨兵权局长带队与多个债权人进行了长达20多天的沟通。最终,取得了债权人的谅解与配合,东方新城项目进入了正常的运行轨道,达到了债权人、购房户、置业公司三方共赢的局面。时至今日,公司一期项目已经交付业主,二期项目也已封顶,项目五证齐全,销售异常火爆,债权人的8000余万元欠款已经偿还完毕。
用实力打造公平正义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王建山是来自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故里吕潭镇尚村岗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他的职业是代办。
今年8月初一个广东客商通过网络联系上了王建山同村的代办齐某。客商让齐某代收了一车无籽西瓜。可是无籽西瓜运到广东之后,客商发现大多是积水瓜,也就是次品瓜,导致这车西瓜在市场上滞销卖不动,也让客商失去了一些客户,给其造成经济损失。王建山因生意与这位广东客商相识后,得知了同村齐某买瓜受骗的事儿,他便让广东客商把大致情况写了个诉状来到了吕潭法庭。法官看了诉状后当即立案。
讲述人王建山
立案后的第二天,法官就来到瓜行实地了解情况,发现齐某确实存在以次充好、欺骗外地客商的行为。第三天,法官就通知齐某和广东客商到法庭调解。法官从法律规定、做人的原则以及将军故里的形象等方面与齐某交换意见,并采取面对面、背靠背的方式对双方进行调解。最终齐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自愿赔偿广东客商1万元损失,并退还代办费5000元。
这位广东客商禁不住感叹到:“没想到我这一个小小的案件,你们这的法庭这么重视,办案速度这么快。原本我心里还担心你们当地父母官会偏袒你们本地人呢,看来这次是我错了。我相信有这么好的法治环境,这么好的营商环境,扶沟的瓜果市场一定会有更好的前景,我回去告诉我几个朋友,让他们大胆放心的来扶沟收购瓜果蔬菜。”
化解群体性涉农纠纷,服务乡村振兴
张白露是河南助盈律师事务所的一名执业律师,今年6月份,一位农民当事人来到了她办公室咨询一件土地侵权案。当事人在向她讲述案件情况时双手不停颤抖,情绪极其激动,并扬言王某要是拒不返还土地的话就跟他拼命。她在内心极度纠结的情况下接受了委托,随后立即进行了立案。
讲述人张白露
扶沟法院韭园法庭在收到分配的案件后,立即到村里现场展开了调查工作。在配合法官调查这个案件的过程中,张白露发现王某同村十余户村民共计租赁了三十多亩土地用于发展蔬菜大棚。现今所租赁土地确已到期,但因为其蔬菜大棚中种植的西红柿等农作物尚未成熟无法将土地如期返还给村民。
原告一方村民涉案人员较多且权益确实受到侵害,另一方被告虽已侵权但被强制回收土地会给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好在扶沟法院韭园的法官通过实地了解冬季小麦种植时间后积极寻找双方的意见契合点,当时正值盛夏,酷暑难耐,部分农户情绪比较激动,法官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给十几个农户讲明利害关系,取得了大部分农户的理解。最终促使双方成功达成了一致意见,握手言和。成功化解了一起群体性涉农纠纷
法官巧妙执行和解 再续扶沟“仁义胡同”
刘于琼是扶沟县的一名媒体记者,她讲述了自己在采访时所遇到的法院好故事。原告齐某与被告赵某毗邻而居,齐某合法持有争议土地的使用证,被告赵某却在此地拟建新房,双方发生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被告赵某将争议土地上的南山墙、预制板等附属物清除。
讲述人刘于琼
该案立案执行后,赵某不但拒不履行,还对法官说:“我坚决不清除,这事已经打过几次架了,不差再打几回,我不行了,还有儿子接着打。”齐某则表示如不能及时执行到位,就要赴省进京上访。
即便是碰了钉子的法官,他也没有气馁,顶住压力将双方叫到了一起,表示如果不履行真的要拘留赵某。最后,通过法官专门讲述了“仁义胡同”的故事,双方当事人听后感受颇深,有所触动。法官又邀请到人大代表、镇村干部、街坊邻居等人轮番对当事人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析之以法,最终促使二人握手言和,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双方在各自的宅基上让出了20公分,“仁义胡同”的故事在扶沟县再次上演。
作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这几年刘于琼没少采访法院和法官,在凌晨四点的扶沟街头。她见证了他们为“基本解决执行难”奔波于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的身影;在扫黑除恶的庭审现场,看到了他们连续十几个小时忘我工作、始终斗志昂扬的威严景象;在诉讼服务大厅,感受过法官“一站式”诉讼服务带来的高效便捷;在喧嚣归于平静的夜晚,发现法院的办公大楼依然灯火通明,法官仍在不停忙碌。
“隔空拥抱”的背后是法院干警丈夫的默默付出
刘海燕是扶沟县人民医院一名护士,2020年的春节,本该是万家团圆、阖家欢乐的时刻,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年味变得沉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本在骨科病区工作的她,第一时间报名请战,申请到最危险、最需要的一线隔离病房。
讲述人刘海燕
大年初七,刘海燕的丈夫晓申和女儿带着热腾腾的饺子来到隔离区外,当看到宝贝女儿相距几米站在她面前哭诉着心里的思念。刘海燕作为母亲却因疫情原因不能上前抱一抱她,只能安慰她说:“妈妈在这打怪兽,等把病毒怪兽战胜了,妈妈就回去了”。说完张开双臂远远的给了孩子一个隔空拥抱。
刘海燕在隔离病房的这段时间,都是丈夫晓申承担照顾女儿的重担。晓申自从进入法院工作以来,一心扑在工作上,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来暑往,凡是在家找不到他的时候,总能在法院找到他,为了查明案件他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孩子顾不上,父母顾不上,家务活更顾不上。但刘海燕的丈夫这次却顾全大局,甘当绿叶,无怨无悔的支持,这才使她更有信心战斗在抗疫一线。
建设法治扶沟 服务保障“中原菜都”
何红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比较关注法院工作。2018年以来,先后多次到县法院进行走访调研,通过旁听庭审、见证执行、参加座谈会、实地参观调研等形式,对法院工作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讲述人何红
在她看来,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法院在徐院长为班长的新一届院党组带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实重干,砥砺前行,在之前被戏谑为“一个厕所、一个水龙头、一个审判庭”的落后办公环境下,硬是干出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做出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实绩,先后荣获荣获“全国模范法院”、“集体记一等功”等荣誉称号。这样的工作成绩,实属难得,非常令人振奋、鼓舞!这不仅是扶沟法院人的荣耀,也是76万扶沟人民的骄傲。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何红对法院的工作由衷点赞、大力支持;作为扶沟人,她为县法院非凡成绩由衷自豪!感谢县法院全体干警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何红表示,通过今天的讲述活动,以这种“以点带面”的形式,不仅充分展现了法院在服务“三农”经济上的积极贡献,而且很好地宣传了法院取得的整体成绩和形象,必将对法院今后更加美好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扶沟县人民法院在徐院长的正确带领下,以此次主题活动为契机,一定会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服务保障“中原菜都”、推进法治扶沟美丽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上谱写出新的更美篇章!
据悉,近年来,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人民法院在上级法院有力指导下,在县委坚强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强化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全院干警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动力和干劲,审判执行质效大幅提升,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先后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表彰为“全国模范法院”,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一等功”。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宣教处处长冉国俊,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马军杰,中共扶沟县委书记张颖波,中共扶沟县委副书记、扶沟县人民政府县长崔卫国,全国人大代表何红,中共扶沟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朱良杰,中共扶沟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赵红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扶沟县委员会副主席桑法旺,扶沟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林等出席此次活动。(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