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郑州2月16日电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推进农民持证是促进富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2月16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实事惠民生聚力谋出彩”系列第八场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河南省2022年度民生实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落实情况。
发布会上,就去年河南在推进农民持证方面的开展情况,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胡若哲表示,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资源大省,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对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在推进农民持证方面,开展了种养大户、农副产品加工、农村电商、乡村工匠、转移就业劳动力等各类涉农技能培训,共培训122.4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52.1万人,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合力培育高素质农民24.3万人
胡若哲介绍,农业农村、人社、乡村振兴、教育四部门协同,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雨露计划、农民学历教育培养试点等项目,合力培育高素质农民24.3万人。
农业农村部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遴选一批基础好的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到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进行为期1年的孵化式、精准式培养。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培训、培养种养加销能手、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带头人、农业经理人、农村创新创业者、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等9.95万人。
全省涌现出党的二十大代表张庭莲,全国十佳农民黄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周正祥、师鹏飞等一批优秀高素质农民代表,持续打造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增收致富的“头雁”队伍,不断壮大乡村振兴的“雁阵”。
“土把式”变成了“正规军”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省人社厅联合制定颁布了省第一批农业生产技能评价规范,包含农艺工、园艺工等8个大类,涵盖了小麦、苹果、生猪等21个优势产业。广泛宣传动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积极参与职业技能评价,全省新增登记292个评价机构,面向产业链中下游的中小经营主体,为农业从业者提供评价发证服务,使更多“土把式”变成了“正规军”,实现技能提升、收入增长。牧原集团去年新增动物疫病防治员等职业工种3万余人,新入职的家畜饲养员月薪达到7000元左右,标杆养殖技工月薪超过5万元。
搭建舞台举办“双创”和技能大赛
农业农村、人社等7部门联合举办第五届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参赛项目呈现出全链条覆盖、一二三产融合、多业态多模式、“数字+”“绿色+”的新趋势,获奖选手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主会场接受省领导颁奖,激发了广大农民创业创新热情,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部门牵头举办了动物检疫检验员等4项省级农业职业技能大赛,500多名一线职工参赛,努力营造学技能练本领、争当‘大国农匠’的浓厚氛围。”胡若哲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技能人才培训持证工作力度,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朱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