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这十年:生产总值达到1721亿元 是2012年的2.1倍-今日热榜-资讯-三龙汇之窗网
推广 热搜: 广州  深圳  SEO  贷款  医院  用户体验  机器人  网站建设    摩托车 

漯河这十年:生产总值达到1721亿元 是2012年的2.1倍

   日期:2022-09-30 02:15:4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三龙汇之窗网    浏览:45    
核心提示:漯河这十年:生产总值达到1721亿元 是2012年的2.1倍

中国网郑州9月29日电  9月29日上午,记者从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的“河南这十年”系列第十三场漯河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漯河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产业作为强市之基、把创新作为核心引领、把城市作为关键载体、把民生福祉作为根本追求、把党建作为第一责任,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image.png

新闻发布会现场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综合实力大幅攀升

2021年漯河市生产总值达到1721亿元,是2012年的2.1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2560元,是2012年的2.3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14.5亿元,是2012年的2.8倍。2021年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河南省第1,在省辖市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党建综合考核中均居河南省第2,成为四获国务院大督查表彰的地级市。漯河拉高标杆明晰“十四五”发展路径,作出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城市建设、改革开放、“三农”工作、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社会治理“八个高质量”的战略部署,提出“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先进,争当全省‘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排头兵”的总体要求,激励全市上下不懈奋斗。

漯河克服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以工作举措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2022半年生产总值增长4.9%,高于全省、全国1.8个和2.4个百分点,居河南省第2。特别是工业投资在去年增长29.8%的基础上,2022年前8个月保持了25.9%的较高增速;地方级税收在去年增长12.7%的基础上,前8个月实现了22.6%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达到77%。

把产业作为强市之基 产业生态完善丰满

漯河坚持以“食品+”理念延伸产业链,大力实施以“六个打通”为代表的产业链体系建设,培育智能食品装备、绿色包装、食品添加剂、冷链物流、预制食品、特医食品、宠物食品等新产业新业态;坚持以创新生态理念提升价值链,打造研发创新、检验检测、质量标准、中国食品云“四大平台”,赋能食品产业发展;坚持以融合发展理念打造供应链,以提高农业生产与食品工业的适配性倒逼农业供给性改革,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化食品名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当前,漯河正在着力构建“1+8+N”现代产业体系,“1”是5000亿级绿色食品产业生态,“8”是液压科技、装配式建筑、高端化工、电力装备、精密制造、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现代家居等8个细分领域百亿级产业集群,“N”就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生物医药、5G、绿色低碳等新产业新业态。

漯河将项目建设作为做大做强产业的主抓手,接续开展“万人助万企”“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谋划了“十四五”总投资2.2万亿元、其中,产业链项目1.2万亿元的重大项目动态储备库,谋深做实以“三个五百亿”为标志的创新引领、换道领跑、优势再造型重大项目,做到对上可争取、对外可招商、对内可落地,为未来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

把创新作为核心引领 发展动能加速释放

漯河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有效注册商标万人拥有量河南省第2,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7家,2021年研发经费投入是2012年的4.5倍、年均增长18.2%,创新活跃度全省第4。2022年9月22日,中原食品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实验室+研究生院+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全链条科研转化体系正在形成,漯河创新发展将迈上新的高度。

坚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放管服效”、创新发展综合配套、乡镇管理体制机制、开发区“三化三制”、事业单位重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一窗通办率”达到100%,2021年营商环境评价河南省第5,市场主体的数量达到40万户、是2012年的8倍,万人市场主体密度达到1702户、近几年一直保持河南省第1。

对外开放广度深度不断深化,食品产业链图谱招商经验河南省推广,漯河港通航点亮了内陆城市通江达海的梦想,连续举办19届的食博会已成为全国食品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漯河经北部湾港至泰国的国际货运班列开通运行。

把城市作为关键载体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漯河坚持市域一体化融入郑州都市圈,拓展产业、科创、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发展空间。做实城市“里子工程”“避险工程”,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覆盖率达到80%,建成120公里生态水系、600多公里休闲健身乐道,市民出门就是4A级沙澧河风景区。漯河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5.86%,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21年度测评地级市全国第2、河南省第1,第三方暗访测评中群众满意度达到99.6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180万吨以上,所有行政村实现集体收入全覆盖,“三链同构、农食融合”模式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连续5年被评为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市。

把民生福祉作为根本追求 提升群众幸福温度

漯河的财政民生支出连年保持在70%以上,居民幸福感连续3年河南省第1。12.2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6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空气质量三项指标从2012年的河南省垫底跃升到2021年的第一梯队,8条国省控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漯河在河南省率先打响问题楼盘化解攻坚战,连续出台3轮政策,目前已经有6.2万户居民可以办理不动产登记。

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加速构建;掀起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小学建设高潮,中心城区三年新建20所中小学、新增学位5.2万个,彻底解决了超大班额问题;“人人持证”计划有望提前完成。2021年漯河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994元,是2012年的2.2倍。

把党建作为第一责任 政治生态向上向好

漯河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党史学习教育等党内集中教育,全域推进“五星”支部创建,以全周期管理一体推进“三不腐”,善用问责、慎用问责、精准问责,以组织担当带动干部担当、以组织作为带动干部作为。

狠抓执行力建设,把一周作为工作推进最佳周期,建立周交办月讲评抓工作推进落实机制,以一个会议的召开减少一批会议,形成交办、跟踪、协调、反馈、激励的工作闭环;建立重点项目、服务企业、城建交通、招商引资、安全稳定五个周例会制度,解决时间跨度长、处理难度大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2000多个,通过典型案例达到“点办理、批处理”效果,这一经验做法也得到国务院大督查表彰。

建立“10个指挥部+32个工作专班”,动员广大干部投身中心工作主战场,倡导凡事先谋划、杜绝“抚摸式”工作法、经得起询问、两个决不允许等“十个关键词”,把干部精力引导到攻坚一线。

中共漯河市委书记刘尚进表示,漯河将加快建设现代化食品名城,以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先进的实效,在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中做出漯河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张晨)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 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三龙汇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本文地址:http://b2b.shop.wlchinajn.com/news/slh1131798.html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三龙汇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删除。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处理与建议邮箱:slhzc@qq.com